镇江市

更新时间:2024-09-14 09:05

镇江市,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介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之间,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截至2024年4月,镇江市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镇江市常住人口322.60万人。

历史沿革

“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名称,春秋时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镇江府,始称镇江,历经宋、元、明、清。

辛亥革命成功后称丹徒县,民国三年(1914年),隶属金陵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镇江县。抗日战争时期,镇江沦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苏南抗日根据地,进行民族革命。至1949年2月,镇江市为江苏省省会。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镇江解放。

1949年4月,拆分镇江县为镇江市和丹徒县,属苏南行署镇江专署。

1953年,镇江市改属江苏省镇江专区,同时常州专区被撤销,原所属武进、溧阳、金坛3县划归镇江专区管辖。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和丹徒、扬中、丹阳、江宁、句容、溧水、武进、溧阳、金坛、高淳等11个市县,专署驻镇江市。

1956年,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原属苏州专区的宜兴县划入镇江专区。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后复划回镇江专区。原属扬州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划入镇江专区,后复划回扬州专区。镇江专区辖10县。

1958年8月,镇江专区改名为常州专区,专署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原由省直辖的常州、镇江2市划归常州专署领导。将江宁县划归南京市领导。撤销丹徒县,并入镇江市。原属苏州专区的武进县划入常州专区。辖2市9县。1959年9月,常州专区改名镇江专区,专署由常州市迁驻镇江市。辖镇江、常州2市及武进、扬中、丹阳、金坛、溧阳、宜兴、高淳、溧水、句容9县。

1960年,武进县划归常州市领导。1962年,常州市改为省辖市。常州市领导的武进县划归镇江专署领导。恢复丹徒县。原由南京市领导的江宁县划入镇江专区。镇江专区辖1市11县。

1970年,镇江专区改称镇江地区,专署驻镇江市。辖镇江市及丹徒、扬中、丹阳、武进、宜兴、金坛、溧阳、江宁、句容、溧水、高淳1市11县。

1971年,将江宁县划归南京市领导。镇江地区辖1市10县。

1983年3月,镇江市改由省直辖,丹徒、丹阳、扬中、句容四县划归镇江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3年3月,镇江市改由省直辖时,市区设城区、郊区2个市辖区。镇江市共辖4县2区。

1986年9月,镇江市区设金山区、北固区为县级单位。撤销谏壁区改为谏壁镇,由市直接领导。撤销原郊区建制,设立郊区办事处,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8月17日,撤销金山区、北固区,以原区域设立城区;撤销郊区办事处,设置郊区,市属的谏壁镇划归郊区领导。

1984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城区更名为京口区,郊区更名为润州区。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丹阳县,改设丹阳市。

1992年10月,镇江市润州区、京口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以运河为界,北起平政桥,南至周家河桥止进行区域调整。

1994年撤销扬中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扬中市。

1995年撤销句容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句容市。

2002年4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以原丹徒县的行政区域为丹徒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

2022年7月,镇江市发改委公布了第一批保留开发区(园区)和四至边界。将现有的55个园区,调整为10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底,镇江市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各市(区)共辖25个街道、31个镇;市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之间。东西最大直线距离95.5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76.9千米。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土地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占全省3.7%。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丹阳市1047平方千米,句容市1387平方千米,扬中市3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镇江市地貌走势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属宁镇—茅山低山丘陵,沿江洲滩属长江新三角洲平原区,丹阳东南部则属太湖平原区。宁镇山脉境内大体为东西走向,有山头114个,其中市区62个、句容市45个、丹阳市7个,主要山峰高度:大华山437米、高骊山425.5米、宝华山396.4米、十里长山349米、五州山306米。茅山山脉境内略呈南北走向,是秦淮河水系和太湖水系的分水岭,主要山峰高度:丫髻山410.6米、大茅峰372.5米、马山362.8米、瓦屋山357米、方山307.6米、凉帽山307米。江中洲地自西向东有世业洲、征润洲、新民洲、和畅洲(今江心洲)、顺江洲(今高桥镇)和太平洲(今扬中市全境)。

镇江市区地貌南高北低,北部沿江分布着心滩、洲滩、边滩以及冲积平原,海拔高度5米~10米。市区南部为低山残丘,自西向东分布着五州山、十里长山、东山、黄山、观音山、鸡笼山、磨笄山等,东郊零星分布着汝山、横山、京岘山、雩山等残丘,除五州山、十里长山高度超过300米,其余山丘高度均在100米~200米之间。城区内分布着金山、焦山、北固山、云台山、象山等高度低于100米的孤丘,总体上形成一水横陈、连岗三面的独特地貌。

气候

镇江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1981年—2010年30年平均)平均气温16.3℃,降水1101.4毫米,日照1946.1小时。2020年,全市平均气温16.9℃,平均降水量1209.9毫米,日照时数1740.4小时。全市年平均气温16.9℃,较常年偏高1.2℃,异常度值为1.75,属显著偏高年份。全年(2019年1月—12月)各站平均气温16.6℃(句容)~17.2℃(丹阳),比常年偏高1.0℃~1.5℃,其中,扬中年平均气温17.0℃,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并列第二位;丹阳年平均气温17.2℃,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并列第一位。3月7日进入春季,比常年平均(3月19日)早12天。春季77天,较常年平均65天多14天。5月16日入夏,较常年平均(5月23日)早7天。夏季140天,较常年平均124天多16天。10月3日入秋,比常年平均(9月24日)晚9天。秋季50天,比常年平均60天少10天。2019年—2020年冬季103天,比常年平均116天少13天。11月22日进入冬季,比常年平均(11月23日)早1天。11月30日出现初霜,比常年平均初霜日(11月13日)晚17天。

水文

镇江市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长江大运河在这里交汇,秦淮河太湖湖西、沿江三个水系在这里集聚。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过境水、地下水、回归水等四种形式。长江流经境内长103.7千米。京杭大运河境内全长42.74千米,在京口区谏壁镇与长江交汇。全市有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32条(其中跨省2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下至乡镇级主要河流328条。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2个,0.5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湖泊2个,均为淡水湖泊。有水库141座,塘坝3.97万处;地下水取水井13.49万眼,取水量1321.25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镇江市常住人口为3210418人。

2023年末,镇江市常住人口322.60万人,比上年增加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7%,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6.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64.77万人,比上年减少2.09万人,其中男性130.21万人,减少1.25万人;女性134.56万人,减少0.84万人。

镇江市有回、蒙古、苗、满、彝等52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9118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为0.91%;人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回族、苗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以上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63%。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镇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5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507.36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89.19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2∶47.6∶49.2。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6.33万元,增长6.1%。

2023年,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下降10.3%,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长1.5%,民间投资增长6.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3.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1%。全年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58.70亿元,增长21.7%,占工业投资比重1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23年,镇江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7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229.50亿元,增长14.5%;非税收入91.21亿元,下降12.9%。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增长59.3%;企业所得税下降21.2%,个人所得税下降2.1%。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3.77亿元,下降0.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87亿元,下降1.8%;教育支出76.87亿元,下降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34亿元,增长13.8%;卫生健康支出43.22亿元,增长7.7%。

2023年,镇江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0.5,比上年上涨0.5%,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100.0,与上年持平;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0,上涨1.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1.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6%,医疗保健类上涨4.5%,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3%;居住类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6%。

2023年,镇江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65元,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34950元,增长6.7%;经营净收入7194元,增长3.1%;财产净收入4944元,增长1.9%;转移净收入8477元,增长5.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985元,增长9.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02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866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66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576元,增长11.8%。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3年,镇江市粮食播种面积137.0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1千公顷,增长1.0%。全市粮食总产量97.87万吨,比上年增加1.57万吨,增长1.6%。其中,夏粮总产量25.67万吨,比上年增加0.63万吨,增长2.5%;秋粮总产量72.20万吨,比上年增加0.94万吨,增长1.3%。全年油料总产量4.59万吨,增长15.3%;蔬菜产量104.35万吨,增长3.7%;水果产量17.48万吨,增长5.9%。主要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9.01万吨,比上年增长9.3%,其中猪肉产量2.55万吨,增长16.1%;禽肉产量6.41万吨,增长6.9%。禽蛋产量3.50万吨,增长5.4%;牛奶总产量0.77万吨,下降23.8%。全年生猪存栏量29.42万头,比上年增长0.9%;生猪出栏量32.08万头,增长14.1%;家禽出栏量3951.83万只,增长6.9%。水产品产量10.28万吨,增长4.0%。

2023年,镇江市拥有高标准农田120.92万亩,比2022年增加5.85万亩;拥有高效设施种植业面积58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6%,农机总动力达146.3万千瓦,下降1.2%。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9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00家。拥有“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393个。全市共有农产品网上营销主体3427个,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额64.73亿元。

第二产业

2023年,镇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其中大中型企业增长6.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6.3%,重工业增长7.2%。分行业看,采矿业下降9.2%,制造业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0.7%,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3%,民营企业增长8.0%,其中私营企业增长8.3%。年末成本费用利润率5.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5.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2023年,镇江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4.1%。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单晶硅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子元件分别增长90.4%、90.7%、17.5%、97.4%。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比上年增加2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8家,比上年增加152家。全市拥有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132家,比上年增加29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6家,比上年增加4家。年末拥有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4家,7家企业列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2023年末,镇江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05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36.3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建筑业安装工程产值89.01亿元,增长17.5%;竣工产值388.57亿元,下降0.3%。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2.93万人,比上年增加0.89万人,增长7.4%。

第三产业

2023年,镇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1.74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零售额232.37亿元,增长2.6%;零售业零售额1095.69亿元,增长8.5%;餐饮业零售额145.89亿元,增长20.2%;住宿业零售额7.80亿元,增长18.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9%;化妆品类增长6.3%;金银珠宝类增长20.4%;日用品类增长54.9%;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增长3.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6.3%;通讯器材类增长4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8%;汽车类增长1.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9.2%。

2023年,镇江市限上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4.5%,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达11.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全市限上单位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3.9%,限上单位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1.6%;全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8.9%。

2023年,镇江市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40.4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进口总额34.96亿美元,下降12.1%;出口总额105.46亿美元,下降9.4%。一般贸易出口额86.85亿美元,下降9.5%,占出口总额比重为82.4%;加工贸易出口额16.99亿美元,增长21.5%。从出口市场看,对东盟出口17.05亿美元,下降23.3%;对欧盟出口22.61亿美元,增长4.1%;对美国出口18.00亿美元,下降16.5%;对韩国出口3.83亿美元,增长7.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2.56亿美元、下降5.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4%。

2023年末,镇江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436.0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1.7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4292.31亿元,比年初增加612.5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2841.78亿元,比年初增加270.3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015.66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6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150.16亿元,比年初增加19.3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6862.69亿元,比年初增加1075.61亿元。年末全市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6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外资银行1家,法人农村商业银行4家,异地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6家,村镇银行5家。

2023年,镇江市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89.25亿元,增长19.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0.92亿元,增长17.9%;电信业务总量48.33亿元,增长20.3%。实现邮政电信业务收入87.16亿元,增长11.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1.72亿元,增长17.1%;电信业务收入45.44亿元,增长6.7%。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3.34亿件,增长18.2%;实现快递业务收入33.08亿元,增长18.0%。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390.51万户,比上年增长0.65%,其中5G手机用户232.50万户,增长75.2%。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6.20万户,增长6.9%。

2023年末,镇江市拥有保险机构6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寿险公司132.21亿元,增长14.1%;财产险公司38.27亿元,增长4.0%。全年赔付额62.36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25.26亿元,增长17.4%;寿险公司赔付37.09亿元,增长63.9%。

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9.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5.4%、10.1%、10.3%,共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公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31.9%、11.3%;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4.4%。全年全社会快递业务量3.33亿件,比上年增长18.2%,全社会快递业务收入33.08亿元,增长18.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末,镇江市共有普通高校9所,本专科招生3.90万人,在校学生12.39万人,毕业生3.08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0.64万人,在校生1.97万人,毕业生0.5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1.97万人。普通中学106所,在校学生11.98万人,毕业生3.74万人。小学115所,在校学生17.73万人,毕业生2.64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全市共有幼儿园284所,在园幼儿7.16万人。

科学技术

2023年,镇江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全年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超350项,项目资金合计2.71亿元,其中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5家,有效期高企数达1429家,拥有省独角兽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47家、省科技上市培育计划企业81家。建设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院士工作站5个。新建省产研院企业联合创新中心4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拥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1455家。

2023年,镇江市专利授权量155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753件。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477件,比上年增加374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8件,比上年增加11.6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9家。镇江入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丹阳市获评国家创新型县(市)。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底,镇江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纪念)馆15个,美术馆2个。市级广播电视台1个,县级融媒体中心4个,电视调频发射台4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9.9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9.03万户。完成38个智慧广电乡镇(街道)建设,实现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辖市全覆盖。持续推进“文艺拾光浸润”工程、“何以镇江”文物活化利用工程、乡村文化旅游“五百”工程。开展文化惠民“十百千”工程相关活动1298场,完成省、市各级“送戏下乡”103场。35个非遗项目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功举办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2023“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会、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2023长江·泡泡岛音乐艺术节。

2023年,镇江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13.46亿元,接待国内游客4777.4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8.56亿元;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4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111.85万美元。拥有星级旅游饭店1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拥有旅行社139家。

体育事业

2023年,镇江市共新建扩建体育公园6个、健身步道22公里;成功举办江苏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2023健步走江苏大型公益体育系列活动、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资格赛;我市输送的运动员在世界大赛斩获2金1银1铜、亚运会比赛获2金2银2铜、全国比赛获9金7银4铜。我市运动员徐旭霞勇夺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象棋比赛公开组女子个人冠军。镇江经开区航空体旅融合基地被认定为“2023年江苏省体育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全年体育彩票销售11.77亿元,增长25.3%。

医疗卫生

2023年末,镇江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1235个,其中医院67个、卫生院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村卫生室30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8个。年末拥有卫生机构床位1.82万张,其中医院1.37万张、卫生院0.18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13万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9795人,注册护士11088人。

社会保障

2023年,镇江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民生类支出412.58亿元,占比重77.3%。全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2280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53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40元,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60元。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5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15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0.53、74.77、66.26万人。年末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709张,等级养老机构占比达79%。全年福利彩票销售4.55亿元,同比增长60.7%。

交通运输

综述

镇江临江近海,水陆交通极为便利。镇江为国家级水路主枢纽和省级公路枢纽城市。世界闻名的“黄金水道”——长江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沪宁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傍市而过。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为横跨长江的快速通道,其中五峰山长江大桥是长江江苏段第三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104、312国道和122、231、238、241、243、337、340省道构成镇江与外省、市连接的公路网络。201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7255.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93.2千米。镇江至南京高速公路行程45分钟,高速铁路行程20分钟。距南京机场和常州机场均为60千米,至扬州泰州机场70千米。

2023年,镇江市公路客运量1004.85万人,下降5.6%。公路旅客周转量5.93亿人公里,增长31.9%。公路货运量6116.01万吨,增长13.7%;水路货运量1395.08万吨,增长12.7%。公路货物周转量95.96亿吨公里,增长11.3%;水路货物周转量49.57亿吨公里,增长14.7%。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67亿吨,增长14.4%,其中长江港口吞吐量2.59亿吨,增长14.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9.97万标箱,增长5.6%。年末拥有公路总里程6985.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0.48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77.82万辆,比上年增长3.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6.57万辆,增长2.7%。年末市区拥有公交线路142条,其中当年新辟优化26条;拥有公共交通车1412辆,其中当年新购35辆。

公路

312国道起点为上海,经苏州、无锡、常州至镇江,终点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全程4967千米;104国道起点为北京,经济南、徐州、南京至镇江,并经杭州、绍兴、温州等重要城市,终点位于福州市,全程2420千米;

镇江全境汇集多条国家高速路网、省主干高速路网。沪宁高速公路(G42)于1996年通车,穿过句容、镇江、丹徒和丹阳,往来可通达上海市和南京市,以沪宁高速镇江支线(S86)联络市区。由于车流量巨大,拥塞严重,2006年扩建为双向八车道;2011年新拓宽的沿江高等级公路(S338)省道,按一级公路结合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全程220千米。起点位于镇江,连接常州、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沿江城市,终点位于上海与太仓浏河镇交界的沪太公路北端;

已建成通车的扬溧高速公路(G4011)与沪宁高速贯穿市域全境,形成十字交通大枢纽。北经镇江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可连接京沪高速公路(G2)直达北京,南与宁杭高速公路(G25)无缝对接,并沟通金坛、溧阳等县域交通。向东通过泰镇高速泰州大桥可通往泰州南通

铁路

镇江市位于铁路干线沪宁铁路(南京到上海)沿线,1906年通车,主要车站为镇江西站,位于京畿岭,铁路线以隧道方式穿越宝盖山南京长江大桥修建之后,改名京沪铁路,市区段铁路也南移,镇江西站及铁路线后因穿越市中心带来种种不便,于2004年拆除。现镇江站北广场位于中山西路,南广场位于黄山西路。

2010年4月上海世博会前夕新建的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镇江站同沿线的无锡、苏州、常州等城市同时竣工通车,沪宁高铁镇江站位于黄山西路,也称铁路南广场。新建沪宁高铁丹徒站,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谷阳镇。新建沪宁高铁宝华山站,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宝华镇

2011年6月30日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新建京沪(北京-上海)高速铁路,镇江境内镇江南站丹阳北站同京沪间其他23个车站一起正式开通运营。镇江南站位于镇江市南山国家森林风景区以南的润州区卢湾村,镇江境内全长74.74千米,西接南京南站经句容市、润州区、丹徒区、丹阳市所辖10个镇,过丹阳窦庄后进入常州市。从京沪高铁镇江南站乘车至北京最快四个小时内到达,至上海最快58分钟到达。

2020年12月11日,连镇高速铁路淮丹段(淮安东站至丹徒站)建成通车,标志着连镇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连镇铁路在镇江境内新建大港南站,改建丹徒站

2023年9月28日,沪宁沿江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在镇江市内设句容站

航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镇江大路机场(非民用)

禄口机场在镇江汽车新站设有镇江城市候机楼进行除安检外的无缝对接,新拓宽改造的243省道镇江先导段至禄口机场约80千米,全线均按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结合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千米,从镇江经句容、南京溧水再连接到禄口机场,全程无收费卡口,无红绿灯。这条新建的“快速通道”把镇江至南京禄口机场的距离整整缩短了42千米,车程从原来1个小时30分缩减至50分钟到达。极大地方便了镇江市民的航空出行需求。

水运

镇江港是全国主枢纽、长三角组合港主要成员、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之一。镇江市长江自然岸线长27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长87千米。高资港区、龙门港区、谏壁港区、高桥港区、大港港区、扬中港区、新民洲港区构成镇江港口群体。2018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6264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长江港口吞吐量15331万吨,增长7.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3.18万标箱,增长6.5%。苏南运河镇江段42.74千米,是全国第一条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

公共交通

镇江公交系统发达,线路百条,车辆上千辆,公交基准15千米内价格一律为1元、刷卡0.5元(自2012年10月10日起执行)。加快智能公交系统建设,2012年底前完成智能调度系统,对所有公交车辆实施GPS全覆盖。2018年4月市区公交线路实现了移动支付功能全覆盖,2019年1月实现了银联云闪付刷卡与支付宝扫码乘车全覆盖。

历史文化

文物

截至2019年5月,镇江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6处,其中国家级13处:焦山碑林、丹阳和句容南朝陵墓石刻、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昭关石塔大运河(包括大运河镇江段、虎踞桥、江河交汇处、新河街一条街、西津渡古街等5个点)、甘露寺铁塔隆昌寺城上村遗址葛城遗址铁瓮城遗址宋元粮仓遗址春城土墩墓群烟墩山墓地等。焦山碑林中有“大字之祖”瘗鹤铭以及苏轼黄庭坚米芾陆游的墨迹碑刻和摩崖石刻;丹阳和句容南朝陵墓石刻存有齐梁帝王归葬丹阳故里的陵墓8地11点24件,葬于句容的1点4件,是南朝石刻瑰宝。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其中有焦山古炮台遗址、相传为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碑(唐拓本)、被誉为“江南第一钟”的唐中和铜钟、宋抗金名将宗泽墓圌山炮台遗址等。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1处。

非遗

镇江市的白蛇传传说、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古琴艺术(梅庵琴派)、扬剧、灯彩(秦淮灯彩)、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董永传说、佛教音乐(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等9个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

风俗民情

镇江端午龙舟竞渡在《隋书·地理志》记载:“京江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江苏省通志稿》记载:“龙舟竞渡,则水国讲武之遗风。镇、扬郡夹江而峙,自来竞渡最盛。” 南唐时,政府大力鼓励端午竞渡风俗,除了对优胜者奖给银碗,谓之“打标”以外,还将参与者记录姓名,编入军伍,为此专门成立了一支水军,号为“凌波军”。唐代诗人储光羲是丹阳人,他所作《观竞渡》诗云:“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描写的紧张激烈的赛龙舟场面,大概率就是家乡的盛况。

方言

古代,以长江为自然分界线,镇江也属于吴语区域。现代的镇江话却与毗邻的丹阳话迥异,而与扬州话仅有微殊。镇江话方言属性变化的原因大致有政治、经济、自然地理与交通几个方面。

镇江话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方言次方言,位于北方方言吴方言两大方言的接合部,大致以谏壁为东界、上党为南界。古代的镇江话属吴方言,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交通等原因,导致方言属性产生变化。镇江话虽属北方方言范畴,但构成复杂,其中既有吴方言的遗痕,又有旗腔(类似京腔)的影响。与普通话相比,镇江话没有全浊声母和舌尖后音声母;鼻化元音介于前鼻音韵母与元音韵母之间,in、ing,en、eng,n、l不分;有入声调。词汇中保留着丰富的吴方言词。句容丹徒扬中的方言类似镇江话,虽构成复杂,但均属北方方言系统。大港以东、宝堰以南、句容傍茅山一线及至丹阳西部的语言自西向东渐次出现吴方言特点,多文白异读,说话音接近吴语,读书音接近官话;全浊声母消失,舌面声母多,没有舌尖后音声母;单元音韵母多;读书音4个声调,说话音6个声调。丹阳东部则进入吴语区

宗教

镇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全市共有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154处,分别是佛教62;道教15;伊斯兰教4;天主教1;基督教72。其中全国重点寺观4所(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茅山道院),省重点寺院1所(新区绍隆寺)。全市现有宗教团体21个,宗教教职人员354名,信教群众约20万人。心澄法师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教协会会长;杨世华道长为省道教协会会长;尹素华牧师为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全市宗教界人士中,有41人在各级人大、政协作了政治安排。

风景名胜

截至2023年底,镇江市拥有A级景区30个,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12家。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72家。

镇江市区多佳景,城北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或屹立江中,或雄峙江岸,由长江组合成天然三山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城南有起伏的南山,掩映着鹤林、竹林、招隐诸寺,并由西向东嵌入城中,构成“城市山林”景观。古运河从镇江进入江南,由北往南折东,逶迤城中,汇入江南运河。西津渡古街全长1000米,存有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主城区有宝塔山公园、伯先公园、河滨公园、梦溪园、赛珍珠旧居等景点,还有保存完好的三国东吴铁瓮城遗址。镇江市区东部有山上矗立“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的圌山风景名胜区。句容市有佛教“律宗第一山”隆昌寺和以“宝华玉兰”著称的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集江南名山、道教胜地、革命根据地于一体的茅山风景名胜区。镇江有全国重点寺院宫观4所。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