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动力学

更新时间:2023-01-08 05:00

团体动力学(英文:group dynamics),又称群体动力学、集团力学,是研究诸如群体气氛、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群体性质的影响等群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发展历史

产生背景

如欲理解或改进人类的行为,改进人类的生活,那么必然要对团体及团体的本质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因为人生活在家庭、学校、工厂、机关以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组织之内,也就是无时不处于一种团体生活之中。事实上,人类关于团体的思想由来已久。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为一例证。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也足见他已知其中的某种道理。近代的哲人学者更是对团体各抒己见,这里面有“乌托邦”,也有“美丽的新世界”。但是把团体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还只有20世纪的产物。

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的工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这是以富尔敦、爱迪生等人创造发明的具体应用为标志的。它使人们看到了科学、文化和教育的巨大力量,知识与技术从而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同时,由于世界大战和与西方工业发展结伴而行的经济萧条,使得美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移民问题、黑人问题、青少年犯罪和儿童教育等问题变得日益尖锐,通过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努力,人们对心理测验、科学管理和儿童福利等已产生普遍信任,科学研究可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一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团体曾一度被看作是调节工厂和集体冲突的关键,家庭和一些目的性社团则被认为是战争动乱之后复兴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同一时期兴起的其他一些专业,如集体心理治疗、社团福利工作,由杜威倡导的新教育,以及范围更为广泛的社会管理工作等,都要求对团体和团体生活有一种科学的根本性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时代精神召唤出了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来自德国避难的犹太人库尔特·勒温,让他在一个侧面来体现时代的要求,形成了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大潮流。

理论产生

库尔特·勒温在1939年发表的“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团体动力学”这个概念,借以标明他要对团体中各种潜在动力的交互作用,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等去作一种本质性的探索。

1945年勒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团体动力学作为一种专业和学科得以建立。在其后的二十年间,团体动力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影响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快速发展

从1945年至1955年的十年间是团体动力学的繁荣时期。各种形式的团体动力学研究机构纷纷建立,行动研究和敏感性训练被普遍应用,勒温的心理学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社会心理学中的实验由特里普利特(N.Tripllet)首开先河(1897),莫德(W.Moede)、穆尔(W.Moore)和F.H.奥尔波特都曾为此做出了贡献,而谢利夫对社会规范的实验研究(1936)、纽卡姆对社会依从性的研究(1935)以及怀特(W.Whyte,1937)对街头小团体的研究等则基本上被认为是团体动力学的组成部分。

高原时期

从60年代开始,团体动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种“高原期”。团体心理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被人类潜能运动所取代,社会的注意力转到了个体行为和个体生长上;社会对团体动力学的关注大减少,团体动力学内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早期团体动力学家都先后改行或退休,勒温的理论和思想也不像原来那样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如赫尔姆莱希(R.Helmreich)所说:“此时许多团体动力学家似乎都在追随‘坏研究可以得出好结果’的格雷沙姆法则(Gresham Law),而忘却了勒温的‘好理论最实际’的教诲。”从1960至1980年的这二十年间,团体动力学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而勒温的心理学也几乎被人淡忘,或至少是受到了很大的忽视。

突破瓶颈

从80年代开始,已有许多迹象表明团体动力学开始摆脱它的“高原”状态,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脱离团体动力学研究已近二十年之久的费斯汀格又领衔主编了一部颇有影响的专著:《社会心理学的回顾》。该书共有十位作者,他们是费斯汀格、阿隆森、巴克、道伊奇、凯利、尼斯比特、沙赫特、辛格、扎乔克和赞德。除尼斯比特和扎乔克之外,其余八人都是50年代著名的团体动力学家,都是《团体动力学:理论与研究》一书1960年版的作者。而扎乔克则是当时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该书的基调是重新发现勒温的潜力,振兴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费斯汀格代表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为本书写了前言,他说:“在过去的三十五年中,团体动力学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这是勒温的一块最好的丰碑。”他们把此书献给这一研究中心,希望团体动力学继续向前发展。

理论基础

勒温场论

勒温于1917年写就了一篇论文──《战场景象》,勒温的心理学由此诞生了。在这篇论文中,他分析了人的心理承受力和人的行为的动机,这是他的“心理紧张系统论”的最早表露;他描述了一个人从后方安全处所来到前方生死关头时,环境及其意义的改变在这里产生了“生活空间”这一概念,为他以后的拓扑心理学学说打下了基础;他阐述了情景或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人的心理事件和行为意义的观点,这就是他的场论的雏形。在战场上,人性和良心要重新定义,人的个性和个人的善恶都不起作用了,每个人都随着他所属的集团而被定性:是敌方的,便是坏的;是己方的,便是好的。个人的性格和品行都被这简单的好与坏所取代。这种体验和对这种体验的思考,深深地影响了他以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和他的团体动力学。

格式塔心理学

场论是勒温一手创建的。由于他早期深受斯顿夫的影响,又长期与惠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三人一起工作,所以基本上秉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但他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动机与意志方面的问题,对精神分析理论有独到的研究。他把心理学中的整体观和动力观在新物理学世界观的基础上做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其素有“心理学中相对论”之称的场学说。

拓扑心理学

在团体动力学中,研究者一般都倾向于把小团体作为研究对象,把它看作是一个基本的实体。从场论的观点出发,可以把所研究的团体区分为结构和功能两个层次。结构方面适用于拓扑心理学的描述,把团体作为研究对象时直观获得的一些印象,如团体内个体的位置,个体间的邻接或依存情况,外界的影响以及团体的核心人物等。区域、疆界、阻碍和引拒值等概念都可以应用在团体的结构性描述上。动力方面则主要涉及团体的潜在生活,常用移动、向量、紧张、目标和力场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可以用来解释团体的变化,而变化则被认为是团体生活的根本特征。勒温曾提出一种“解冻—流动—重冻”的社会变化模式,认为所有的团体生活都只能是一种准稳态平衡,如同一条河流,即使其速度与方向未变,河流中的所有原素却无时不发生变化。

实验分析

计划方案

勒温提出社会改变的计划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解冻”,即消退与以往团体标准的联系;第二步是引进新标准;最后一步是“重冻”,这是稳固地建立新的标准的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通过团体讨论决定都要比单是向个体提出改变要求的效果好得多。

实验内容

勒温于1938~1939年与R.利皮特和R.怀特进行了一项关于民主和专制的团体气氛的实验研究。他们按成人领导的不同方式把儿童分成几个游戏小组。先分为专制式和民主式两组,研究比较两种方式的领导效果;后来又增加放任式作自身比较研究。再使每一组变换不同的领导方式进行自身比较,看以领导为中心的(专制的)组与以团体为中心的(民主的)组在行为上有何不同,在团体的影响上又有何不同。结果一致表明,民主式的领导方式优于专制式。例如,在专制式领导下,孩子的主动性差,而且对待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行为蛮横;而民主式领导的小组在这些方面表现很好,无论整个小组还是极大多数小组成员都是如此。放任式领导的小组表现出民主式领导的小组所没有的那种普遍不满与缺乏目标的特点。实验结果还表明,民主团体的统一性和稳定性高于专制团体。因为专制团体的统一性的保持依赖于领导的努力,一旦没有了领导,团体的结构便由大化小,而民主团体的统一性及稳定性则完全根据工作的需要,与领导的压力无关。利皮特的实验根据小组成员会话的分析也表明民主团体的团结精神比专制团体更丰富。前者使用“我们”或“我们的”这种表示团体中心的语言占36%,比专制团体的要多一倍。

勒温和利皮特根据上述实验得出以下结论:①团结力是使某一团体稳定并抗拒分裂的重要力量。②在独裁的团体中存在更高的紧张气氛。③民主团体中的成员总是努力进行合作,并越来越要求提供和寻求合作。④民主团体中的成员客观态度更多。⑤民主团体中的成员积极性更高,表现为“我们需要”,而不是“我需要”。⑥民主团体的结构更稳定,成员的感情和目的得到更大的发展。

实验心理

勒温在总结他与利皮特和怀特三人所做的关于领导方式和团体气氛的实验时,首次提出了团体动力学这一概念。那时他正从个体心理学研究全面转入社会心理学或团体动力学研究,而团体动力学最初的意义,便是一种实验的社会心理学。

勒温早期的动力心理学研究侧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为他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自己曾说过:“关于成功与失败,欲求水准、智力、挫折等实验,愈来愈使人信服地证明一个人为他自己所设立的目标,深受他所属或希望所属的团体的社会标准的影响。”而他认为在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中进行实验也是可能的,心理学家可以用实验来创造一种团体,创造一种社会风气或生活风格,“以实验和经验的理论为基础,科学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就能像自然科学一样造福于人类社会。”

实验意义

建立一种可以解决有关的社会问题,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心理学便是勒温最后十余年的努力,这也就是他的表现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团体动力学。关于领导方式和团体气氛的实验是一种系列性的实验,其中不但验证了团体气氛对个体的影响,领导方式的不同意义,而且验证了团体目标的作用,欲求水准的社会意义,以及团体的真实性等许多在当时尚属于有争议的问题。这种以实验和经验理论相结合为基础的研究,为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费斯汀格说:“正因为这一点,许多人都把勒温看作是当代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造人。”

实验影响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可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是在30年代由勒温和F.H.奥尔波特、莫雷诺(J.Moreno)等人一起促成的。在这之前,社会心理学还主要是塔德(G.Tarde)、麦独孤和罗斯等人的思辨的社会心理学,还带着“团体心灵”的神秘色彩,还未摆脱“象牙之塔”的治学方式。而勒温等人则面向社会现实,以实验和经验理论的结合为基础来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因而这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它大大突破了冯特对心理学实验的限制,促进了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它扩大了动力心理学的范围,使它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种基础;它使心理学更加接近了现实,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此外,用心理学实验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既是团体动力学的一种意义,也是团体动力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团体的真实性正是由这种意义上的实验来证实的,由此才被广为承认和接受;也正是由此,一种关于团体生活本质的科学才能够得以真正的发展。

理论体系

基本概念

团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它包括人与环境。但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团体的存在;而环境既是物理的、心理的,也是社会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个别属性的机械相加,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空间里组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这一点出发,很容易达到这样的结论:团体决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由此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看构成团体的成员本身,但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有着很强的纽带使个体成员的动机与团体目标几乎混为一体,难以区分。所以一般说来,引起社会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这就是整体比部分重要得多的场论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

团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团体内聚力,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领导方式与团体生产力,团体目标与团体成员动机以及团体的结构性。

1、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是作用于所有成员并促进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各种力的组合。群体动力学家一般将具有内聚力的群体描述为其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每个成员都愿意为群体分担责任,一致反对外来的攻击等。赋予诸个体一件共同的任务,在成员中造成一种友好的合作氛围,诸成员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态度,经常的接触和交往,拥有共同的遭遇或不幸,都是形成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一般来说,提高群体内聚力可以产生如下效果:

(1)群体成员的责任性行为;

(2)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4)成员安全感的发展;

(5)群体生产力的提高。

2、群体压力和群体标准

一般来说,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探讨群体的一致性。对此,群体学专家有三种解释:一是,群体作为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别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二是每个个体都倾向于像群体中的其他成员那样行事;三是个体在行动上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是受求同压力的影响。群体中的求同压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与他人不同时所产生的内在压力。另一种是那些试图影响他人行为的成员所施与的外在压力。由于这些压力都直接导向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所以通常又被归之于群体标准。

3、个人动机和群体目标

任何一种群体都会有一种目标,一种存在和行动的理由。被群体所选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群体的行为,群体作用的发挥,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成员的态度和信心等。研究表明,群体目标与成员的个人动机是密切相关的,尽心接受群体目标的成员会表现出最为强烈的需求动机,并努力为使群体达到目标而工作。

4、领导与群体性能

领导者的素质及其领导作风,在所有的群体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群体动力学中,一般把领导作为群体的一种功能来研究,这涉及到群体性能的发挥以及群体生产力的高低。另外,对领导方式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如何调动群体成员内在活力的问题。

5、群体的结构性

当一个群体在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安排上获得一种稳定时,它也就拥有了一定的结构。群体结构变量包括:正式领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群体结构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使人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以及群体本身的绩效。群体中包含正常成员、非正常成员、领导成员和孤立者,其中,正常成员接受并遵守群体的绝大多数规范,非正常成员接受其中的某些规范而拒绝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规范,但仍是群体成员之一,领导成员在保持群体的团结方面作出最大的贡献,而孤立者却基本上不属于群体,通常向往另外一个群体。

理论定义

1、通俗理解

研究诸如群体气氛、群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群体性质的影响等群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

2、科学定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反观群体动力学,它本身具有三个层次的意义。

(1)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关于群体应如何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和态度。在这种意义上,群体动力学十分强调民主领导的重要性,强调成员参与决策以及群体内合作气氛的意义。

(2)关于一套管理技术,如角色表现,群体过程中的观察和反馈等。在这种意义上,群体动力学被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培训,领导干部培训,以及工厂、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的管理。

(3)一种对群体本质的心理学研究,旨在探索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的内在动力,群体与个体、其他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等。第三种意义是群体动力学的真正的心理学的意义,也是勒温及大部分群体动力学家一致赞同的对群体动力学的定义。它并不依赖于前两种意义,事实上,为意识形态和管理实践提供一个更好的科学基础,正是群体动力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但科学地理解群体生活的本质,却是群体动力学的根本目的。

构成要素

团体成员的互动会产生群体动力,构成团体动力的要素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1、领导者

群体的核心且是最有力量的人,他的想法影响重大,不论群体成员或是整个气氛都因他改变。能力更高的领导者可以协助保持群体的内外关系,促进成员的互动,以达到群体目标。他能提供计划、组织、协调、沟通、指导、激励、团结、考核等多项功能。

2、群体目标

任何群体都有其群体存在或发展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指引群体的方向,使成员共同投入时间及精力。反之,如果目标不明确,容易使成员因灰心而离开群体,甚至破坏群体。

3、成员个别化特质

群体的形成必需由个别的成员组成,个别成员皆具备不同的背景、生活环境、人格特质、价值观。当个别成员加入群体后,在群体中与其它成员的互动,方能使群体的生命力源源不绝。

4、环境

群体所处的环境,不论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或社会环境都会对群体产生影响。其中物理环境主要指空间大小;心理环境主要是安全感;社会环境则是群体中的次文化或小群体以及群体外的城乡风土民情。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影响群体成员及群体的发展。

5、群体结构

群体的结构可由几个维度来看:大小、规范和吸引力。群体越大,成员的意见越分歧,群体规范也就越重要;群体越小,成员间的联系越紧密,成员彼此的互动越多,群体气氛也较易营造,成员个别的需求较易满足。规范是在群体或社会情境,共同认为适当的期待、想法或行为,也就是领导者及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吸引力,又称为群体凝聚力,包括四个因素:亲和、安全需求;群体的资源及诱因,如群体目标;成员对群体有益及重要结果的期待;比较此群体与其它群体,明确此群体的优势。

基本特征

社会影响

1、群体动力学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辨别群体运作的方式 在一般研究领域中,群体动力亦提供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原理原则,其中包括: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一般的研究步骤是,先有假设,再以实验室观察、面谈、问卷及测验等方法来验证假设。最后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中,再将所获得有关群体的各种现象、原理和原则加以整理分析,并分门别类的汇集成一套理论。

2、群体动力学是用来说明群体行为的一套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由过去的许多研究累积而成。群体动力正是在解释群体内各类行为的转化、演变及相互影响的一套知识。

3、群体动力学是一套正在兴起的实用性知识或专业性理论 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把基本的知识经过验证,变成实用的原则和方法。

理论发展

团体动力学的复兴或进一步发展应该注意和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必须有一种理论的整合。团体动力学长期停滞于高原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迷失了一种统一的理论。勒温说:“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是应两种需要产生的,一是科学研究,一是具体实践。”勒温的价值应该被重新发现和利用,但是这种理论的整合也应该考虑到勒温之后的发展和当今团体动力学的现状。它应该是一种新的理论,一种更加成熟的理论。

2.团体动力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问题为中心。虽然不应抛弃以往的研究成果,但却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研究范畴。每个时代都会有它所特有的问题和要求,适应这种需求和解决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

历史评价

道伊奇说:“紧张系统概念以及与此有关的系统实验与许多社会心理学的问题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尚未被充分发现和认识),紧张系统概念可用于由社会因素产生的需求和意向,由归属团体和参与团体活动产生的动机,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等。对此我们可以团体目标理论为例来作一分析。团体目标被赞德定义为“成员对团体作为一个整体所期望的结果”。

赞德:“团体目标的起源与发展”。它决定着团体行动的水平,成员对其组织的信任程度,成员的自尊和成员自身的行为标准等。按照赞德自己的解释,他的团体目标理论是对勒温“欲求水准”思想的发展。欲求水准是在心理紧张系统的系列实验中产生的,它主要探讨了个人行为的目标以及目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故也可看作是心理紧张系统的一部分。

巴克在谈到团体的动力时说:“团体内在的紧张如同个体内在的紧张一样,可与动机相等同。我们时常可在一些团体中发现关于设立目标和努力去达到目标的正式记录。对处于行动中的团体的观察,可以测量团体内在紧张的产生及其分化,这种研究可以用类似于个体紧张系统的研究方法来进行。”

霍里茨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团体目标与心理紧张系统的内在联系。他的实验表明尽心接受团体目标的成员表现出最为强烈的要实现团体目标的紧张系统,仅仅是默许团体目标的只表现出少量的需求和紧张,而那些反对团体决定,不接受团体目标的则倾向于各行其事,不关心团体的活动。

奥尔波特虽然否认团体的心理学意义,但是他同时指出:“这些问题的真实性我们目前还不能以实验研究的手段来解决,因而也就不应该坚持它们的真实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