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士祸

更新时间:2023-08-31 03:20

己卯士祸(기묘사화)是指1519年朝鲜王朝发生的一次政治肃清事件。在南衮沈贞洪景舟勋旧派的诬告下,赵光祖、金净、金湜等士林派被逐出朝廷,部分人被赐死。1519年按干支纪年为己卯年,故史称“己卯士祸”。

事件背景

朝鲜中宗即位后,一面致力于改革燕山君时的弊政,一面起用在戊午士祸甲子士祸后被逐出朝廷的士林派,力图恢身被破坏的儒教政治秩序,鼓励性理学。在这种政治氛围中,赵光祖为首的新进士林派开始抬头。

赵光祖是金宏弼的弟子,也是成宗朝士林领袖金宗直的再传弟子。他深受柳崇祖“道学政治论”的感化,立志传承朝鲜性理学的道统。1515年,他开始出仕,得到中宗信任,快速升迁,一心要实现中国上古三代那样的王道政治(至治主义)。他们的第一项改革案是改革科举,设置贤良科,确立起用新进士林、实现儒教政治的基础。此外,他们的诉求还有废除道教祭祀机构昭格署、推广乡约、刊行《二伦行实》和《谚解吕氏乡约》等。.

赵光祖的至治主义政治的业绩在多方面收获成果。但他在推进理想主义的王道政治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鲁莽和激进的方面,反倒招来憎恶和敌视。再加上他们向中宗灌输哲人君主的理想和理论,给中宗留下强迫的印象,连中宗都对他们的道学作派逐渐心生厌恶。而且,他们过分崇尚性理学,而排斥高丽以来的词章之学,使他们在学术上与南衮李荇为首的词章派对立。他们立足于清廉的原则,将保守的既成势力视为小人,引发勋旧大臣的反感。当时反正功臣中,几乎没有没被赵光祖弹劾过的,士林和勋旧两股势力的矛盾遂逐渐升级。

事件经过

1519年,赵光祖一派提出了“伪勋削除案”,要求大幅减少靖国功臣(反正功臣)的人数,裁掉四分之三,没收其所获赐的土地、奴婢。勋旧派对此忍无可忍,被士林派指为“小人”的南衮、被削勋的沈贞与被赵光祖弹劾的熙嫔洪氏之父南阳君洪景舟联手,展开了除掉赵光祖一派的行动。他们利用熙嫔洪氏、敬嫔朴氏等后宫向中宗进谗言,说全国人心已归于赵光祖,以动摇中宗对赵光祖的信任;又在树叶上用蜜涂“走肖为王”四字,吸引虫子来啃,使其从御沟流入宫中。当时本有“木子将军剑,走肖大夫笔”这类谶语,中宗看到树叶后,对赵光祖更加疑惧。

从1519年十一月起,中宗绕开承政院,屡降密旨于洪景舟等勋旧派,称“走肖(赵光祖)之辈,奸似(王)莽、(董)卓”,在朝中结党营私,架空王权,使他“食不知味,寝不安枕,瘦骨稜稜,予名为人君,实不知也”,担心“宋祖黄袍加身之变”,又言“人君与臣,谋除人臣,虽近于盗谋,然奸党已成,人君孤立难制,欲共谋除之,以安宗社”。于是在十一月十五日夜,洪景舟、南衮、沈贞等人从后门(神武门)潜入宫中,谒见中宗,以赵光祖等“交相朋比,附己者进之,异己者斥之,声势相倚,盘据权要,诬上行私,罔有顾忌,引诱后进,诡激成习,以小凌长,以贱妨贵,使国势颠倒、朝政日非”为由,请求逮捕参赞李耔、刑曹判书金净、大司宪赵光祖、大司成金湜、副提学金絿、都承旨柳仁淑、左副承旨朴世熹、右副承旨洪彦弼、同副承旨朴薰等人。中宗当即批准,并准备处死赵光祖等,遭到李长坤、安瑭、郑光弼的反对,成均馆1000儒生也在光化门为赵光祖等喊冤。赵光祖先被流放绫州,不久赐死。此外金净、奇遵、韩忠、金湜也被流放并在不久后被赐死或自杀。金絿、朴世熹、朴薰、洪彦弼、李耔、柳仁淑等数十人被流放,包庇他们的安瑭、金安国金正国被罢职。这些受祸的士林派被统称为“己卯名贤”。

1537年金安老倒台后,“己卯名贤”中的金安国、金正国、柳仁淑、李清等才重获叙用。朝鲜宣祖时正式为赵光祖等平反。

历史影响

中宗反正以后,在君臣权力三角关系的变化中,呈现出“臣权”(宰相权)强化和“言官权”扩大的现象,以己卯士祸为契机,这种现象朝另一方向展开。因此,己卯士祸在朝鲜中宗时期的政治史展开过程中具有分水岭的意义。此外,君臣权力三角关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独大,从这一侧面来看,己卯士祸可以说是必然事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