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之音

更新时间:2024-03-01 11:23

郑卫之音(拼音:zhèng wèi zhī yī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戴圣礼记·乐记》。

成语出处

汉·戴圣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郑卫之音”。

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卫国(今河南中部与东部地区)早期是商民族聚居区。武王伐纣灭商后,将其一分为二,分别建立诸侯国,以监视殷商遗民,防其作乱。

郑卫地区的人民承袭了商族祖先崇尚自由、喜爱享乐的性格特征。他们任性放纵,大胆追求爱情,喜欢用音乐舞蹈来抒发个人感情。因此《诗经》中郑、卫两国保存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有 31 篇,约占五分之一。在一些反映民俗生活的诗篇中,常有对男女互赠礼物、互诉衷肠的爱情场面的描写,隐隐透露出一股浪漫气息,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最初,人们对于两国音乐并无褒贬,《史记》中就曾有过季札听音赏乐的故事。季札曾奉命出使鲁国,他希望能欣赏周朝的乐舞。鲁国便请来乐师为他演奏。听完卫风后,季札赞叹卫风之美:“如此优美!如此深沉厚重!虽遭坎坷而其精神不陷于困顿颓唐,我听说卫康叔、卫武公的德行就是如此,这是《卫风》的歌曲吧?”后来又听到《郑风》,季札忧虑地说:“歌声的细琐反映出其国政令苛细,人民难以忍受,这个国家恐怕要率先灭亡吧?”

从季札的感受来看,郑卫两国音乐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充分反映了当地民风民俗,也表现出了当地人民的性格特征。可是后来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开始维护并力求恢复雅乐,郑卫之音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卫国南子是宋国的公主、卫灵公的夫人。孔子周游到卫国,南子提出要见孔子,孔子推托不掉只能相见。见面后南子对孔子赞赏不已,当即施之以大礼,因动作热情急切,连佩戴在身上的玉器都相互撞击,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而孔子却吓了一跳,立刻辞别佳人南子,急匆匆离开了卫国。由此,卫国人的放纵和孔夫子的克己自律可见一斑,而孔子批判郑卫音乐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

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国主魏文侯,不喜欢听雅乐。他对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我毕恭毕敬地听古乐,却一听就想睡觉;我听郑卫之音,却越听越开心,不知疲倦,这是为什么呢?”子夏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深受孔子影响。他严肃地跟魏文侯说:“古乐中蕴含着先贤们参透的世间大道,若不能理解,自然难以欣赏它的玄妙。而您听这些妖冶的音乐不知疲倦就是传说中的溺音,它只能促使您贪图享乐,丧失意志。长此以往,对您和国家都是危险的啊!”

成语郑卫之音就出自于魏文侯与子夏的这段对话之中。

成语寓意

诗经·国风》中的《郑风》《卫风》是郑国、卫国地区的诗,多以情爱为主题。又因为这两个国家是殷商故地,音乐也保存了殷商旧乐的风格,绮丽侈靡。纣王在“靡靡之音”中断送了国家,后来的郑卫之音虽然很动人,但乐师灵敏的耳朵能听出背后的寓意,对此十分警惕。

荀子认为,乐对于礼治的实现起着一种积极的深刻的作用。尤其声乐的功能更不容忽视,“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作乐虽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却可换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文化精神价值。但是,同是乐舞,由于表现的情感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荀子看来,无论悲哀,还是昂扬,或是庄严,都对人是有益的;悲哀有助于宣泄胸中的痛苦,达到心理平衡;昂扬使人奋进向上;庄严使人正直谨严。唯独“靡靡之音”是要不得的。“靡靡之音”可以抽掉一个人的灵魂,消弭一个人的斗志;淫荡地享乐可以催化一个人日渐膨胀的欲望,滋长腐败;萎靡的精神可以使人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更会使人丧失向上进取的勇气。而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因此世人必须慎重对待,警惕“靡靡之音”的腐蚀。

成语运用

“郑卫之音”(郑、卫: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指春秋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认为不同于雅乐,故称为淫靡之声。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嗷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

汉·班固汉书·礼乐志》:“郑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

唐·房玄龄晋书·范宁传》:“盛狗马之饰,营郑卫之音,南亩废而不垦,讲诵阙而无闻。”

唐·李白大猎赋》:“寝郑卫之声,却靡曼之色。”

宋·陆游《长短句序》:“雅正之乐微,乃有郑卫之音。”

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谓郑卫之声,流行海外,非所以观德。”

明·刘万春《守官漫录・吕荥公》:“市井里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