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城

更新时间:2021-01-28 01:30

辽东城在今辽阳市区辽阳老城东北隅,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高句丽尽据辽东后,改称襄平城为辽东城。

记载

《资治通鉴》记载

辽东城在今辽阳市区辽阳老城东北隅,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高句丽尽据辽东后,改称襄平城为辽东城,改筑后。城方形,内外两重城垣。内城有两层和三层建筑物,当系官署;外城为商业区。城门三,东西门相对,双层门楼。城垣有角楼、雉堞、女儿墙等建筑,城外西北还有两层高楼建筑,规模宏伟。在辽东城冢首见绘于后燕时期的辽东城图。太子河从东墙外流去,至今尚有砖瓦建筑材料遗存地面。成为高句丽统治的东部首府。

《资治通鉴》记载: “辽东城汉之襄平城”。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为收复辽东,改此城为辽州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辽阳城即司治。《辽志》:契丹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谓之铁凤城,以勃海汉户建东平郡。天显三年,迁东丹国民居之,升为南京,名天福城。幅员三十里,有八门,其宫城在东北隅,南为三门,壮以楼观,四隅有角楼,相去各二里。外城谓之汉城。天显十三年,改曰东京辽阳府,金、元皆因旧城。明洪武五年,改建定辽城,周十八里有奇,门六。南面门二,左曰安定,右曰太和。东面门二,左曰平夷,右曰广顺。西面门一,曰肃靖。北面门一,曰镇远。十二年,展筑东城一里,其北又附筑土城,以处东宁卫内附夷人。永乐十四年,复修筑北城,南北一里,东西四里,合于南城。司城共周二十四里有奇,北城之门三,东永智,西武靖,北无敌,自是每加修饰。万历庚申以后,鞠为茂草矣。辽阳废县,在司城内,汉县,属辽东郡。后汉安帝初,改属玄菟郡。晋废。《辽志》云:辽阳县,汉浿水县也。高丽改为句丽县,勃海为常乐县,辽为辽阳县。按浿水县,汉属乐浪郡,《辽志》误也。金、元俱为辽阳县。明初废。

辽滨城卫西北百八十里,高丽之辽东城也。唐太宗克之,改曰辽州。时亦谓之新城,以别于辽东故城也。《唐史》:贞观十九年,伐高句丽,江夏王道宗将兵数千至新城。二十年,复伐高句丽,命李世勣将营州兵自新城道入。永徽三年,高句丽侵契丹,松漠都督李窟哥将兵御之,大败高句丽于新城。仪凤二年,徙安东都护于新城,以统高句丽、百济之地。此唐所名之新城也。后为拂涅国城。勃海置东平府,督伊、蒙、陀、黑、北五州。契丹阿保机攻勃海,先克东平,五州皆下,复置辽州于此,并置辽滨县为州治,亦曰东平军,德光更为始平军。金皇统三年,州废,县属沈州。元并废县。近《志》谓之辽阳城,又谓之显州城,皆误也。按:《旧·高句丽传》:贞观十九年,季围辽东城,高句丽发新城步骑来援。又《志》安东都护府领新城州、辽东州。据此则辽东城非新城也。盖唐初以辽东城置辽州,亦曰辽城州,新城则置新城州,至辽时乃移辽州于新城耳。又《旧·高句丽传》曰:乾封二年,李勣度辽至新城,谓诸将曰:新城是高句丽西境镇城,最为要害。若不先图,余城未易可下。遂引兵于新城西南,据此筑栅,且攻且守。城中窘迫,乃降。

练何立功之地

唐太宗伐高句丽之战为练姓开族始祖练何立功赐姓之战。据唐朝史书记载: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庚子,命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出柳城……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以舟师出莱州……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句丽。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军发洛阳……五月甲申,上亲率铁骑与李勣会围辽东城,因烈风发火弩,斯须城上屋及楼皆尽,麾战士令登,乃拔之。……秋七月,李勣进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冬十月丙辰,入临渝关,皇太子自定州迎谒。戊午,次汉武台,刻石以纪功德”。故结合史书记载推算,东何与李勣将军伐高句丽时献火攻策焚城立功之地乃辽东城(今辽阳)。

在练姓开族始祖练何献火攻策立功之地——辽东城,中国唐太宗、康熙、乾隆三代帝王面对同一轮辽东满月,用同首望月诗原韵,给我们留下不朽的诗篇,请大家鉴赏:

【练何立功之地——辽东城中国三代帝王同吟望月篇】之一

《辽城望月》

唐太宗·李世民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渐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

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五月十七日,在李勣率领不舍昼夜地围攻十多天后,采纳练姓始祖练何所献的火攻之策,点燃西南城楼,焚城攻克辽东城(今辽阳)后李世民作此诗。全诗借望月表达了作者攻占辽东城后的兴奋心情,抒发了作者收复辽东城的博大胸怀。诗人登上辽城,明月初辉,月色明净,光照辽碣。浮云遮月光暂隐,月光隔树花如缀。微光渐明满桂枝,圆月亏时镜彩缺。影散晕重笔下传神,烘云托月细致入微。诗人驻跸辽东城,借望月抒怀,表达了“伫观妖氛灭”的愉快心情。

【练何立功之地——辽东城中国三代帝王同吟望月篇】之二

《辽城望月》

爱新觉罗.玄烨

夜气澄炎景,清光渡海碣。

流云渐稀朗,繁星灿如缀。

蟾殿魄初明,冰轮影未缺。

怀古听行漏,素心良蕴结。

旷然望九宵,妖氛尽殄灭。

注:往事越过千年,时值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满怀平定“三藩之乱”的喜悦,于东巡途中驻跸辽阳。顿时,想到了唐太宗的辽东城战绩,想到了那一首千古传唱的望月诗篇,于是,这两位被岁月间隔了千年的皇帝,面对同一轮辽东满月,有了一段心灵的交流。玄烨步唐太宗辽城望月诗原韵,轻轻吟成此新的诗句。

【练何立功之地——辽东城中国三代帝王同吟望月篇】之三

《辽城望月》

爱新觉罗·弘历

呈象涌泛瀛,见光先渤碣。

桂树吴刚修,不放杖外缀。

散彩丽宵汉,示冲表盈缺。

于时逾中秋,广寒徒念结。

夙兴偏宜观,渐向西林灭。

注:相似的人生高度,引发了相似的际遇情怀,后者对于前者的崇敬不言而喻。紧接着清代的又一位颇有作为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也加入了这一场中国诗坛上旷世的唱和。诗题当然还是《辽城望月》,诗韵当然还是唐太宗的,但是情感却是弘历自己的。

【练何立功之地——辽东城中国三代帝王同吟望月篇】之四

《辽城望月》

爱新觉罗·弘历

陇得复望蜀,征去尚存碣。

谁能放舜阶,缤纷干羽缀。

今月犹古月,千秋何盈缺。

壮志想当年,萋萋烟草结。

情因寥宇寄,光向疏林灭。

注:弘历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的一生文治武功有口皆碑,与他的祖父玄烨一代,形成了清帝十二朝的统治高峰,被称为“康乾盛世”。弘历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谙熟历史,精通诗文,对其祖上发祥之地的辽东之史迹典故更是了如指掌。因此,辽城之月当然地成了他与先人对语的媒介。他一生曾三次巡幸辽东城,写下大量诗文,其中以辽城望月为题材的还有上述这一首。

千古一月,让多少人心潮起伏。咏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浩若繁星,而各篇《辽城望月》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其韵律之铁硬,其诗意之锋锐,那能是用柔软的毛笔写成,分明是用干戈挥就。不同时代的君王,站立在同一座城头之上,让一轮圆月把情愫惯穿,让人难以说清这到底是偶然中的必然,还是必然中的偶然?它不单单创造了文学史上的一段趣事,还为练何伐高句丽立功之地——辽阳古城的人杰地灵之说找到了人文的注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