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注三国志

更新时间:2022-02-27 10:41

《裴松之注三国志》是2009年12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裴松之注解。

出版背景

东晋时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作补。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据沈家本统计,注中引书“经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

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由此许多《三国志》中失载的历史事实得以保存。裴注中也有运用传统注释方法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盖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亦颇为例不纯。”侯康说:“至于笺注名物,训释文义,裴注间而有之而不详,盖非其宗旨所存。” 杨翼骧先生在《裴松之》一文中将这部分裴注归纳为字音、文义、校勘、名物、地理、典故若干类。他认为:“作注的目的主要是增广事实,而这一类的批注不过是附带的工作”。他注《三国志》的重点是补阙和纠谬。正如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所说:“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忘;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裴注的最大特点,就是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我们在读《三国志》时,一定要把裴松之的注文当作正文来读。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裴松之注《三国志》的评价:“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其中往往嗜奇爱博,颇伤芜杂。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於陈寿本书焉。”这个归纳是准确的。但又说:“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这话毫无证据,只能认为撰提要者的臆测之辞罢了。裴注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

针对当时史书“疏略寡要”、“时有脱漏”的问题,裴氏将补阙列为第一项,主要补记重要事件与人物。如曹操推行屯田一事,陈寿仅在《武帝纪》和《任峻传》中用50几个字略作记载,仅仅说明了“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而曹操在这一重大决策上有何认识与领导,推行中有何艰辛,推行后有何成效,陈寿则未作评叙。裴注以180字的篇幅阐明了以上问题,将屯田一事作为曹魏定国的重大国策看待,在掌握史事要领这一层面上,裴氏显然高一筹。又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一事,反映了蜀汉以“攻心为上”的和戎政策,又是进行北伐前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陈寿一笔带过,而斐氏补充200多字,其识见亦在陈寿之上。王弼开魏晋玄学之先声,陈寿仅以23字记之。裴氏引何邵《王弼传》补其生平与学说,引孙盛魏氏春秋》反映时人的评断,引《博物志》介绍家世,为我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马钧其人其事,在《方技传》中了无涉及。裴氏以1200多字补充其生平与重大发明创造,有关指南车、翻车、连弩、发石车以及织绫机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生产水平,填补了科技史研究的空白。与重大事件与人物有关的重要文献亦是补阙的内容,如曹操的《明志令》、《举贤无拘品行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李密的《陈情表》等,亦由裴注得以传世。

所谓备异与惩妄,是针对同说一事,而各书记载却“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之情况而言的。“并皆抄内、以备异闻”为备异,依本志或引证它书做“随违矫正”工作,为惩妄。二者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如刘备三顾茅一事,《诸葛亮传》所记情节已人所共知,但魏人鱼豢《魏略》和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所记则不同,认为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裴氏将两书记载均抄录于注中,可为备异;又对其说加以辨析,引《出师表》所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段,说明“非亮先诣备”这一结论,可谓惩妄。这种备异,惩妄,往往以寿书作为对比对象,再扩及到对其他史书的品评和总结。如在《魏书·文昭甄皇后传注》中,录有王沉《魏书》褒美甄后的记载,与寿书截然不同。裴氏依据《春秋》之义,认定《魏书》“崇饰虚文”,并说“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从而断定“陈氏删落,良有以也”。对陈寿失误而他书正确处,亦作明确判断。如《吴书·楼玄传注》引虞博《江表传》所载楼玄自杀事,裴氏径直判断为“《江表传》所言,于理为长”。《吴书·诸葛恪传注》引胡冲《吴历》所载,裴氏判断为“《吴历》为长”。

这种评断,在论辨一条中有更多体现。论辨包括评史事与评史书两个方面,评史事者随处可见,是史家主体认识的直接表达,因与本论题关系不大,故略而不论,评论史书,则有总结同期史著优劣的史学批评的意义,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之一。裴氏对《三国志》一书的评论,既有在上表中的全面评价,又有散见于各注中的肯定或批评,是较为全面的;对同期其他史书,则多取零金碎玉式的评点,概括来看,这些评论大致可分为体例安排、叙事描写两个方面。

我国史书体例自《春秋》、《史记》后,编年、纪传两体渐趋成熟,尽管仍存在二体优劣的争论,但其体式已较固定,无需多言了。裴氏较关注的是对现有体例,尤其是做为正史的纪传体的规范化问题。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专传、合传较好掌握,而类传如何划分,则颇不一致。裴氏主张取“事类相从”的原则,他说:“臣松之以为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则余无所附,故前史合之,盖其宜也。”肯定了司马迁首创“事类相从”的合理性,然后批评陈寿非为一类的人放在一传中,有失体例。如贾诩之俦,实属“算无遗略、经权达变”的奇士,应放在善作筹划的程昱郭嘉等人的类传中,但却放在了德智两全有王佐之风的二荀(荀彧荀攸)之列,裴氏以之“失其类”,“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本质的异同,应是区分类传的第一要义。其次,行事相类亦为重要原则。如鱼豢《魏略·勇侠传》不计人物生年而按人物行事将汉末孙宾硕四人编入魏,是依据“其人接魏,事义相类”的原则处理的。对此,如果说鱼豢还仅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的话,那么,裴氏提出“事义相类”的原则,便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认识了。由实践升华为理论,再指实践,正是裴注史学意义在编纂学上的体现。

在叙事描写上,强调通顺合理,反对“语之不通”。注意容貌状写,如对荀彧之外貌,以陈寿不称述为遗憾,特引《典略》、《平原祢稀传》补充之,既反映了魏晋著文讲究人物容止风藻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了中国史学讲究形象描写的特色,还体现了裴氏对历史文学的审美要求,即生动形象的描写可使史著更具魅力,这一点同样具有史学意义。

晁公武首先涉及裴注的字数:“(裴注)博采群说,分入书中,其多过本书数倍。”(《郡斋读书志》卷二)在清代武英殿刻本《三国志》中,李龙官等在校刊识语中更为具体地指出“裴松之注更三倍于正文”。20世纪70年代初,黄大受据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的殿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50,833字,裴注为322,643字(《三国志及裴注字数统计表》,载《三国志选注》,台北中正书局,1972年版卷首。转引自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王廷洽根据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统计出《三国志》为366,657字,裴注为320,799字(《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3期)。吴金华据百衲本统计,陈寿本书为368,039字,裴注为322,171字(《三国志校诂?附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崔曙庭根据金陵活字本统计,《三国志》为367,327宇,裴注为320,805字(《〈三国志〉本文确实多于裴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如果以上述统计最少的《三国志》与统计最多的裴注字数比较,《三国志》也比裴注多38,014字,即便裴注中尚有佚文或混入正文,也不可能达到数倍于本书的文字。张子侠则认为:“《三国志》的版本和流传的经过极为复杂,既有文字脱漏问题,也有注文混入正文的现象,因而正文与注文孰多孰少不能轻下结论。”(《〈三国志〉裴注研究三题》,《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明以前人若王通刘知几都讥其繁芜,叶适至认为“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文献通考一九一)。清代学者虽然推崇裴注,但也有人指责他有的应注而不注,有的不应注而注,引书有改字等等(见赵翼陔余业考六、四库提要四五及卢文弨的批注)。其实这些都是小缺点,并不能因此掩没它的长处。裴注引用的魏、晋人著作多至二百十种,著录在隋书经籍志中的已经不到四分之三,唐、宋以后就十不存一了。而且裴注所引的材料,都首尾完整,尽管说它“繁芜”,说它“寿之弃余”,单就保存古代资料这一点说,也是值得重视的。

由于裴注引书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因此裴注引书数量和书目的考证成了裴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分歧最大的问题。钱大昕统计裴注引书“凡百四十余种,其与史学无涉者不在数内”,所列书名144种(《廿二史考异》卷十五)。赵翼统计裴注引书“凡〔百〕五十余种”,所列书名151种,亦为史部类数目(《廿二史札记》卷六)。赵绍祖统计裴注引书“凡一百八十余种”,另外,引诸经及诸子字书“又四十余种”(《读书偶记》卷六)。钱大昭以时代,地理,人物,官制,类书,文章,别集,家传,别传为类,统计裴注引书160余种(《三国志辨疑》)。沈家本将裴注引书“依《隋书 经籍志》之例分为四部:计经部廿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三国志注引书目》)。王钟翰统计“裴氏注记所引诸书名,凡二百四五十种”,并按钱大昭的分类列书名256种(《三国志裴注考证》,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五卷,1945年)。王祖彝除“诸家评论与裴氏自注,傅子,袁子,孙盛习凿齿等论注以及引古书为诠释者不计”外,统计“裴注征引之书凡百五十六种”(《三国志人名录?裴注引用书目》,商务印书馆,1956年)。马念祖统计裴注引书“二百零三种”(《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中华书局,1959年)。杨翼骧统计“以裴氏所引书目全部而言,为二百一十余种;若除去关于诠释文字及评论方面的,则为一百五十余种”(《裴松之与〈三国志注〉》,《历史教学》1963年第2期)。高秀英,杨济安统计裴注引书203种(《三国志人名索引裴注引书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陈垣统计裴注“所引书在二百三十种以上”(《三国志注引书目》,载《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七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331页)。王树民赵翼的“裴松之三国志注”条裴注引书进行了部分考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2002年修订版)。周国林统计裴注引用书目为224种,其中“用于笺释名物训诂音义的先秦至东汉中期著作及其为之作注的和文字训诂方面的著作共四十余种,用于补阙备异惩妄论辩方面的汉末迄晋著作共一百八十余种”(《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考》,载《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高振铎统计“裴松之注《三国志》共引书二百三十六种”(《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虞万里统计裴注引书“二百三十五种”(《〈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温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伍野春统计裴注引书凡229种,“另有十则未注明出处”(《裴松之评传》,第250页)。张子侠统计“裴氏共引书二百二十七种”。高敏曾与人合作《〈三国志〉裴注引书考》一文,统计引书达二百四五十种(《〈三国志〉说略》,载《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奉宋文帝命完成对《三国志》作注释,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辩等为宗旨,博采群书一百四十馀种,保存大量史料,注文较正文多出三倍,开创了作注的新例。

三国志裴注书目

二画

九州春秋》(司马彪撰)

《九州记》(荀绰撰。注:此书总名《九州记》,分为《冀州记》、《兖州记》等各篇)

三画

《三辅决录》(赵岐撰)《三辅决录注》《三朝录》

《三国评》(徐众撰) 《山阳公载记》(乐资撰)《山涛启事》

四画

晋太康三年地记

《文士传》(注:《曹休传》注中说是张隐所撰,《荀彧传》注中说是张衡所撰,《王粲传》注中说是张骘所撰,待考)

《文章志》(挚虞撰) 《文章叙录》(荀勖撰)

《王氏谱》 《王朗家传》《王朗集》 《王弼传》(何劭撰)《孔氏谱》 《孔北海集

五画

世语》:《魏晋世语》(郭颁撰)《四体书势》(卫恒撰)

六画

江表传》(虞溥撰) 《交广记》(王隐撰)《交广春秋》(王范撰)

先贤行状》《任嘏别传》《列书》

汝南先贤传》 《列异传》《决疑要注》(挚虞撰) 《百官志》《百官名》

七画

吴书》(韦曜撰。注:韦曜本名昭,晋朝史官避司马昭讳改)

《吴历》(胡冲撰) 《吴纪》(环某撰)《吴录》(张勃撰)

《志林》(虞喜撰) 《杜氏新书》《吴质别传》《序传》(司马彪撰) 《阮氏谱》

八画

辛宪英传》(夏侯湛撰)《邴原别传》 《明堂论》(蔡邕撰)

典略》(鱼豢撰)《抱朴子》(葛洪撰) 《辩道论

九画

后汉书》(谢承撰) 《英雄记》《风俗通义》(应劭撰)

兖州记》(注:即《九州记》其中一篇)《兖州记》(注:即《九州记》其中一篇)

《胡氏谱》《姚信集》

十画

《晋书》(干宝撰)《晋书》(王隐撰) 《晋书》(虞预撰)《晋纪》(干宝撰)

晋诸公赞》(傅畅撰) 《晋阳秋》(孙盛撰)《晋泰始起居注》 《晋惠帝起居注》(陆机撰)

益州耆旧传》 《益部耆旧传》(陈寿撰)《益部耆旧杂记》(陈寿撰。注:此书应为《耆旧传》之附录)

高贵乡公集》《高士传》(皇甫谧撰)《烈女传》(皇甫谧撰)

荀氏家传》《荀彧别传》 《荀粲传》《荀勖别传》《袁氏世纪》

《孙氏谱》 《孙资别传》《孙惠别传》 《马先生序》(傅玄撰)《书林》(应璩撰)

神仙传》(葛洪撰)

十一画

陈留耆旧传》 《陈氏谱》《曹瞒传》(吴人所撰) 《曹公集》《曹志别传》

《庾氏谱》《郭氏谱》 《崔氏谱》《陆氏世颂》 《陆氏祠堂像赞》《陆逊铭》(陆机撰)

《启蒙注》(顾恺之撰)《异同杂语》(孙盛撰)《异同评》(孙盛撰)《异林》(陆某撰)

《通语》(殷基撰)《异物志

十二画

华阳国志》(常璩撰) 《华佗别传》《博物志》(张华撰) 《博物记》

《嵇氏谱》 《嵇康传》《嵇康集》 《程晓别传》《费祎别传》《傅咸集》 《张超集》

《逸士传》(皇甫谧撰)《傅子》(傅玄撰)《搜神记》(干宝撰)

十三画

《楚国先贤传》《零陵先贤传》 《会稽典录》《会稽邵氏家传》 《虞翻别传》《杨都赋注》(庾阐撰)

蜀记》(王隐撰) 《蜀本纪》《蜀世谱》(孙盛撰)《蒋子万机论》(蒋济撰)

十四画

《汉纪》(张璠撰) 《汉纪》(袁宏撰)《汉书》(华峤撰) 《汉魏春秋》(孔衍撰)

汉晋春秋》(习凿齿撰) 《汉末名士传》《管辂别传》 《赵云别传》《裴氏家纪》(傅畅撰)

十五画

郑玄别传》 《潘黄门集》《潘岳别传》《潘尼别传》《刘氏谱》 《刘廙别传》

《冀州记》(注:即《九州记》其中一篇)

十六画

战略辑佚》(司马彪撰) 《默记》(张俨撰)

卢谌别传》《诸葛氏谱》 《诸葛亮集》(陈寿撰)《诸葛恪别传》 《机云别传》《褒赏令》

十七画

襄阳耆旧记》(习凿齿撰) 《锺会母传》

十八画

魏书》(王沈撰) 《魏略》(鱼豢撰)《魏纪》(殷澹撰) 《魏氏春秋》(孙盛撰)

《魏末传》 《魏武故事》《魏名臣奏》 《魏世籍》(孙盛撰)《魏世谱》《杂记》(孙盛撰) 《礼论》

魏都赋

十九画

庐江何氏家传》

二十画

《献帝传》 《献帝记》《献帝春秋》(袁暐撰) 《献帝起居注》《谱叙》(华峤撰)

二十一画

续汉书》(司马彪撰) 《顾谭传》

二十四画

灵帝纪》(刘艾撰)

其他

《晋百官表》《家戒》《袁子》

上所引书一百五十六种,不包括引用古书以为注释者。

附录

1. 撰人着一书以上者

荀绰:《九州记》(《兖州记》、《冀州记》等)

鱼豢:《典略》、《魏略》

习凿齿:《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

傅畅:《晋诸公赞》、《裴氏家纪》

傅玄:《马先生序》、《傅子》

华峤:《汉书》、《谱叙》

挚虞:《文章志》、《决疑要注》

葛宏:《抱朴子》、《神仙传》

何劭:《王弼传》、《荀粲传》

陆机:《晋惠帝起居注》、《陆逊铭》

王隐:《交广记》、《晋书》、《蜀记》

皇甫谧:《高士传》、《列女传》、《逸士传》

干宝:《晋纪》、《晋书》、《搜神记》

陈寿:《益部耆旧传》、《益部耆旧杂记》、《诸葛亮集》

司马彪:《九州春秋》、《序传》、《战略辑佚》、《续汉书》

孙盛:《晋阳秋》、《异同杂语》、《异同评》、《蜀世谱》、《魏氏春秋》、《魏世籍》、《杂记》

内容简介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历史。最初三书单行,至北宋始合刻为一,并改称《三国志》。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早年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在蜀国官至散骑黄门侍郎,人晋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撰《三国志》,十年完成,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三国志》成书年代不能确定。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其自采资料。

图书目录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母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郐、传第十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袢、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溶、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敦、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附录一 上三国志注表

附录二 晋书·陈寿传

附录三 宋书·裴松之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