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簧腔

更新时间:2022-07-31 19:33

中国戏曲声腔系统。以二黄腔及西皮腔作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均属皮簧腔系。如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赣剧、桂剧等,全国不下20多个剧种。共同特色是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板式上以原板为基础派生衍变,词格上均沿用七言或十言对偶句式,行当唱腔的分类和发声方法也大体相似。

音乐特点

皮簧腔各剧种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音乐上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以下是皮簧腔剧种共同的音乐特点。

(1)生旦分腔皮簧腔的生旦分腔从戏曲声腔的角度看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西皮

生旦分腔,在调式上的表现就是生角的唱腔是宫调式,旦角是徵调式,二簧则是生角是商调式,旦角是指调式。皮簧腔中的生旦分腔,充分利用了男女在嗓音条件上的自然差异,在音乐上较好地表现了男女声的特点,不但从音乐曲调上进一步加强了行当的划分,同时也大大丰富了皮簧腔的唱腔曲调。

(2)反调也是皮簧腔的一个重要音乐特点。从现存史料看,早在皮簧腔形成之初的的清道光年间,皮簧腔就已有反调,其中以反二簧使用较多。反调是在原有曲调基础上的发展。以反二簧位,它最初就是通过改变伴奏乐器胡琴的定弦,从而使演员演唱的音域扩大,唱腔也相对丰富。

(3)胡琴伴奏皮簧腔各剧种均以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其伴奏手法也基本相同,可总结为三点:逆动弓序、慢拉紧唱、衬垫加花。

相关分类

皮簧腔分西皮、二簧两类。二簧又分老二簧、小二簧、二簧(正二簧)、反二簧四种。

老二簧以小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板式变化较少,基本上是上下对称句,曲调奔放雄壮。小二簧以科胡(形似京胡,木杆,琴筒内径只二指,软弓)为主要伴奏乐器,安徽徽班称为“二簧平(板)”,它由吹腔(芦花)演变而来。除平板(艺人直接称之为小二簧)外,亦如芦花有叠板等变化。小二簧欢快、流畅,常用于表现轻松愉快的情绪。正二簧(艺人直接称之为二簧),科胡伴奏,板式变化较多,计有原板、叠板、哭板、流水、紧皮以及导板、回龙等,曲调苍劲、庄重,长于表现悲愤、沉郁的情绪。二簧反宫(“-2”弦改为“1-5”弦)称反二簧,较正二簧更为低沉、苍凉,用于表现凄惶、沉痛、悲切情绪。四种二簧除正二簧有男女宫之分外,其他均男女同宫同腔。西皮有正西皮、反西皮、花西皮之分,正西皮有大导板、小导板及原板、叠板、哭板、紧都子(紧垛子)、慢都子(慢垛子)、流水、紧皮等板式,原板板上起唱,有时加入梆子烘托气氛。西皮激越奔放,长于表现欢悦、奔放、激昂情绪。西皮反宫(“-3”弦改“1-5”弦)称“反西皮”,传统剧目中不常用。花西皮是后期演员在舞台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花腔西皮原板,唱腔柔婉,便于抒情。

代表剧种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京剧逐渐形成。由徽商组派或主要由徽籍艺人组成的戏班,当时称为“徽班”。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是一个叫“三庆”的徽班,“三庆”之后,又有四庆、五庆、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接踵进京。徽班艺人演技高超,所唱声腔和所演作品也有新的特点,而且很善于吸收北京的昆腔、京腔和梆子的长处,故很快形成所谓“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和春台)称雄北京剧坛的局面。汉调艺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进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早期京剧。一般认为,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老生演员的出现,标志着京剧的形成。被誉为“通天教主”的京剧旦角演员王瑶卿为旦角的表演开辟了新道路,对旦角唱腔的丰富和发展贡献卓著。在各路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二簧和西皮在艺术上不断提高,皮簧戏的舞台语音中又逐渐融入了北京音,演唱剧目也因艺人的多方吸取和积极创编而不断扩充。经过百余年来数辈艺人的耕耘,京剧的阵容不断扩大,人才济济,流派众多,艺术成就显著,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性剧种。京剧音乐以皮簧腔为主。一般来说,二簧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有[慢板]、[原板]、[散板]、[摇板]

等板式;西皮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有[慢板]、[原板]、[二六]、[流水]、[散板]等板式。用胡琴伴奏的还有四平调、反四平调,都从属于二簧;南梆子从属于西皮;高拨子则按反二簧定弦。

汉剧

汉剧是湖北最有影响的皮簧腔剧种。“汉剧”名称出现较晚,辛亥革命之后才出现,但汉剧的形成至少是在道光年间。皮簧腔在湖北各地流传时形成过“襄河 ”、“府河”、“荆河”和“汉河”四个不同的支流。汉河路子分上下两个路子,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为中心。随着汉口经济的发展,汉河路子逐渐成为汉剧。汉剧以皮簧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杂曲。西皮也称“下把”,定la-mi弦,高亢激越,爽朗流畅,板式丰富多样,有慢西皮、中西皮(原板)、快西皮、西皮垛子、一字板及摇板、导板等;二簧也称“上把”,定sol-re弦,曲调柔和委婉,板式有慢三眼、二流(原板)以及导板、摇板等。二簧西皮均有反调。还有四平调、三眼平板和走马平板。

粤剧

粤剧是主要流行于广东的皮簧腔剧种,深受广东广西粤语方言区人民的喜爱,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也有固定的班社组织和演出场地,在欧美等华侨聚集地区也常有粤剧演出。粤剧与京剧等其他皮簧腔剧种差异较大,这与其传入广东的过程以及方言、区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有关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称为“广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 本地班”便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来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西皮、二簧)为主要腔调,同时保留了部分昆、弋腔,并吸收广东乐曲及时调,逐渐形成粤剧。粤剧在唱腔和道白使用粤语方言,在逐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其他皮簧腔剧种不同的音乐形态,如西皮腔原有“眼起板落”的特点,有的粤剧梆子(西皮)慢板已变为“板起板落”。另外,粤剧中的“苦喉”即乙反调,强调乙、凡(4、7)二音,用以表现哀怨悲苦的情绪,与秦腔中的苦音相似。在伴奏乐器上,粤剧曾运用小提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并改丝线高胡为钢弦高胡,丰富了乐队表现力。

代表剧目

《空城计》

《空城计》是京剧著名传统剧目,也是京剧“三国戏”中的代表,其前有《失街亭》、后有《斩马稷》,三出剧目常连演,故简称“失、空、斩”。剧情梗概:街亭失守后,司马懿又领五十万大军攻打蜀军屯粮的西城,此时诸葛亮无兵防守,于是便设“空城计”,将城门大开,派老弱残兵打扫街道,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焚香抚琴,悠然自得,旁若无人。司马懿见状不敢贸然入城,退兵四十里,西城之围得解。

《霸王别姬》

京剧梅派经典剧目之一,又名《乌江自刎》、《乌江恨》等。剧情梗概:秦代末期楚汉相争,楚兵遭韩信的四面埋伏,被困于垓下。项羽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兵均已降汉,愤懑中与虞姬帐中饮酒,虞姬为断项羽对其依恋,促其尽早突围,舞剑后自刎。项羽逃至乌江,见大势已去,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仰天长叹,遂自刎而死。该剧音乐以南梆子“看大王”一段唱腔及虞姬剑舞伴奏的《夜深沉》曲牌最为著名。

《宇宙锋》

《宇宙锋》是汉剧著名剧目之一。1952年该剧在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获二等奖,扮演女主角赵艳容的陈伯华获演员一等奖,后又被拍摄成电影。剧情梗概:秦二世时,赵高、匡洪同为大臣且是儿女亲家。赵高专权,匡洪不满。赵高遣人盗匡家所藏“宇宙锋”宝剑,后持剑行刺二世以嫁祸。二世震怒,抄斩匡门。匡洪子匡扶逃,其妻赵艳容回赵家独居。秦二世胡亥要纳赵高“新寡”女儿赵艳容为妃,赵艳容既恨胡亥无道,又恨父亲无义,于是在哑乳娘的指引下,撕衣毁容,假装疯癫,胡言乱语,弄得胡、赵无可奈何,未能得逞,最终赵艳容获胜。

代表人物

谭鑫培

谭鑫培在京剧历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谭鑫培是湖北人,幼年学老生,因倒嗓改学武生,还学过武丑,嗓音复原后再学老生。谭鑫培在唱腔上一方面广泛吸收前人唱腔之所长,一方面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原有的京剧老生唱腔及唱法做了不少改变和发展。以吸收京剧青衣、老旦及花脸唱腔的旋律和唱法,以及降低调高,扩展音域等做法最具影响,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谭腔”。另外,在皮黄戏舞台语音的改革和统一方面,谭鑫培也有重要的贡献,早先在北京演出的徽班因艺人籍贯不一,舞台语音中徽音、吴音、湖广音、京音等多种成分混杂并用,谭鑫培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一种被称为“湖广音夹京音读中州韵”的唱念方法,后来成为京剧语音的基本规范。

梅兰芳

梅兰芳,是最著名的京剧旦行演员,8岁学戏,10岁登台演出。21岁就排演了《孽海波澜》、《一缕麻》、《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后来又致力于古装新戏的创造和传统戏的加工革新。梅兰芳的唱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集传统旦角唱法之大成。梅兰芳晚年曾用“移步不换形”五个字阐述传统京剧的发展规律,这也是他在创作新腔时的一贯做法。从音乐的角度上看,梅派唱腔艺术价值并不在于有多少创新,而是因为它比较全面地体现着京剧旦角的演唱特点,代表着二三十年代京剧旦角演唱的最高水平。

陈伯华

陈伯华,汉剧著名女演员,工贴旦,武汉人。8岁入汉剧训幼女学社,15岁以筱牡丹花的艺名主演《霸王别姬》、《风尘三侠》名噪武汉。她跨行演出,成为打破汉剧十大行当限制的第一个女演员。在50余年艺术生涯中,融青衣、花旦于一体,演出过几十出独具风格、技艺精彩的剧目,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丰富和提高了汉剧艺术。

西皮二簧霸王别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