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蚜

更新时间:2024-07-01 22:12

棉蚜别称瓜蚜,是昆虫纲同翅目蚜科蚜属的昆虫。棉蚜体长不到2毫米,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腹管黑青色,较短;尾片青色;有翅胎生蚜体长不到2毫米,体黄色、浅绿或深绿。触角比身体短;翅透明,中脉三岔;卵初产时橙黄色,六天后变为漆黑色,有光泽;卵产在越冬寄主的叶芽附近;无翅若蚜 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但体较小,腹部较瘦;有翅若蚜,形状同无翅若蚜,二龄出现翅芽,向两侧后方伸展,端半部灰黄色。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不到2毫米,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腹管黑青色,较短。尾片青色。有翅胎生蚜体长不到2毫米,体黄色、浅绿或深绿。触角比身体短。翅透明,中脉三岔。卵初产时橙黄色,6天后变为漆黑色,有光泽。卵产在越冬寄主的叶芽附近。

无翅若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但体较小,腹部较瘦。有翅若蚜 形状同无翅若蚜,二龄出现翅芽,向两侧后方伸展,端半部灰黄色。

在越冬寄主过冬。越冬寄主等。早春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繁殖几代,到棉田出苗阶段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棉苗为害和繁殖。当被害苗棉蚜多而拥挤时,棉蚜迁飞,在棉田扩散,棉区迁飞。晚秋气温降低,棉蚜从棉花迁飞到越冬寄主交尾后产卵过冬。棉蚜在棉田的为害有苗蚜和伏蚜两个阶段。苗蚜发生在出苗到现蕾以前,适宜偏低的温度,气温超过时繁殖受到抑制,虫口迅速下降。蚜主要发生到,繁殖,当平均气温虫口才迅速。蚜口有明显的而时晴时雨天气有利于伏蚜。略被薄蜡粉。头部触角短于身体有缘于腹部第。腹部腹管圆形尾片圆形继续在根茎生活,可营孤生,后代仍然是有翅迁移蚜,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期生活在本寄主与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本寄主寄主,在其以越冬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蚜转移到草本的寄主孤雌繁殖数代,秋末发生有翅的。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雌雄性蚜均无翅,有时蚜有翅迁到刚出土的棉苗产生有翅侨蚜,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多数种类为同寄主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眼多小眼面,腹管通常管状,于植株,长常大于宽,部粗,向端部渐细,部或端部由许多室组成,每室约植株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膜质翅,寻找新宿主。以卵越冬。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形。尾板末端圆光滑。蚜感觉圈圆形腹管。

生活习性

棉蚜它的一生是开始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腹部圆形以后,翅芽显著。以后,变成成虫。可见,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孵化的自土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出翅芽,这是翅芽已很明显了。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头部腹部以及腿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内,触角有嗅觉器官。腹节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单眼主管感光。后足腿节粗壮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活动,吃的是植物。昆虫从卵孵化成若虫,以后经过羽化就成为成虫,不经过蛹的阶段以卵在土中越冬,初夏由卵孵化为若虫,若虫没有翅膀,其形状和生活方式和成虫相似。在每年羽化成成虫。腹内的卵成熟了,就开始产卵,它一般将卵产在干燥而地势稍高的沙瓤中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的产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成虫产卵于土内,成块状,外被胶囊,以卵块在土中越冬。

1.生活史

北方棉区棉蚜以卵在木槿、石榴等越冬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季越冬寄主发芽后,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孤雌生殖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4-5月迁入棉田,危害刚出土的棉苗,随之在棉田繁殖,5-6月进入危害高峰期,6月下旬后蚜量减少,但干旱年份危害期多延长。10月中下旬产生有翅的性母,迁回越冬寄主,产生无翅有性雌蚜和有翅雄蚜。雌雄蚜交配后,在越冬寄主枝条缝隙或芽腋处产卵越冬。

2.生活周期

棉蚜在新疆因生活的地域和寄主植物的差异存在3种生活周期型:①异寄主全周期型,以石榴和黄金树等为越冬寄主,棉花为侨居寄主;②同寄主全周期型,棉蚜在黄金树上能完成生活周期;③不全周期型,夏季在棉花上孤雌生殖生活,秋季进入温室和大棚的扶桑等寄主上继续孤雌生殖生活。

3.发生特点

在我区危害和影响棉花生长的蚜虫有3种:棉黑蚜、棉长管蚜及棉蚜。5月中旬至6月中旬气温低(20-22。C),有利于低温型蚜种一棉黑蚜的猖獗危害,故野外的苦豆子、苜蓿及田间常见其形成的中心株及点片危害现象,造成棉苗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矮小、顶部腋芽丛生。棉长管蚜冬季以卵在甘草上越冬,春季当气温达10℃时开始孵化,在田问以散居形式进行活动,其种群数量不大,一般情况下对棉花的危害也较轻,致使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失绿小斑点,棉叶不出现卷缩现象。棉蚜在棉田按季节可分为苗蚜、伏蚜和秋蚜。

①苗蚜:在棉苗出土至现蕾阶段发生的棉蚜称苗蚜,在棉田的发生大体上有三个阶段。第一、点片发生阶段。在第一寄主上的有翅蚜发生高峰期与当地棉苗出土期吻合时,有翅蚜迁入棉田,因虫源远近、迁入数量大小和棉田环境的差异,棉蚜在棉田分布很不均匀,出现点片发生(5月上、中旬)。第二、普遍发生严重受害阶段:5月下旬~6月上旬,点片发生的棉蚜在棉苗上拥挤,营养恶化,经爬行或有翅蚜飞行扩散到全田,蚜口倍增,使棉苗受害严重。第三、衰亡或绝迹阶段:6月上旬末一6月中旬,此时小麦已收割,麦田蚜虫天敌压入棉田,迅速控制棉蚜,虫口下降,甚至达绝迹。

②伏蚜:棉蚜种群在盛夏形成的生物型,体形小,色黄而耐高温。7-8月问棉田常发生。

③秋蚜:9-10月间棉花吐絮期,因气候、施肥、喷药等因素,棉蚜虫口密度迅速增长,造成严重危害且增加了越冬卵量。

物种危害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

互利共生:

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来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棉蚜七星瓢虫等天敌。

防治方法

棉蚜的防治技术同其它害虫防治技术一样,必需遵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新疆棉蚜发生特点与天敌控制作用的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以增加棉田前期天敌数量入手,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持续控制蚜害的目的。

增益控害技术

1.合理调整作物布局

冬小麦收获较早,麦棉邻作,可有效地增加棉田天敌数量。尽可能地使麦田与棉田邻作是增大棉田天敌数量控制蚜害的有效技术。

2.种植诱集天敌植物

许多植物与棉花有不同的有害昆虫,但同时又有相同的害虫天敌。利用这个道理,在棉田周围种植油菜,地头和林带种植苜蓿,可有效地增加棉田前期天敌数量,有效地控制棉蚜危害。

保益控害技术

1.采取隐蔽施药方法

棉蚜在棉田为聚集分布型,迁入棉田后首先形成点状分布,此时采取用内吸性农药以点片涂茎的方法加以控制,既可有效地控制棉蚜数量,又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田间天敌生存发展。新疆棉区棉田多采取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棉蚜重发生区可结合浇水用内吸性农药采取埋施的方法防治,同样可起到保益控害的目的。

2.合理控制化学农药使用

棉花害虫种类很多,特别是苗期害虫,如黄地老虎、烟蓟马等都是发生较早且对棉花形成危害的害虫,若采用的防治技术不当,大量杀伤天敌将对棉蚜的控制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这类害虫最好采用种子包衣剂处理种子的方法,尽量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另外还有一些害虫,如棉长管蚜、棉黑蚜等,虽常有发生,但对棉花造成的危害远小于棉蚜,甚至形不成危害,因此,对这类害虫不能滥用化学农药,用药剂防治时定需慎之又慎,以保护天敌的生存发展。

加强蚜源防治

田间棉蚜发生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迁入棉田棉蚜的基本数量,而这个基本数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蚜源虫量的多少,因此,蚜源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新疆的棉蚜越冬寄主相对集中,室外越冬寄主种类又相对较少,且自越冬蚜卵孵化至产生有翅成蚜迁飞还需一段时间。因此,蚜源的防治不但十分重要,而且还便于进行,省工、省料,效果明显。新疆棉区将蚜源防治作为棉蚜防治措施中的关键工作来抓,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室内蚜源的防治

在温室秋季关窗后和春季开窗前,采取用挥发性强的化学农药进行薰杀,或用残效期短的农药溶液喷施,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居室花卉还可用内吸性颗粒剂农药埋施,也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2.室外蚜源的防治

利用棉蚜越冬卵孵化后到产生有翅蚜迁飞前这段在越冬寄主上存活的时间,适时采用化学农药溶液集中喷施的方法,即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田间天敌的生存发展影响甚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