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

更新时间:2024-08-31 09:35

气胸是一种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压塌陷的疾病,也常被称为肺萎陷。气胸的形成一般由肺组织与胸腔之间产生破口或胸壁受伤造成,且可由多种病因引发,如胸部损伤、肺部基础病病等。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持续吸烟、高压环境工作及家族有气胸历史均为危险因素。气胸根据病因可以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还可按照胸膜破裂口的情况分类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等。

病因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没有气体。当肺组织与胸腔之间产生破口或者胸壁受创伤时,空气从破损处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状态,出现气胸。

发病原因

不同类型的气胸,致病原因也不尽相同,常见的病因有如下几种。

包括胸部直接损伤如暴力击打、骨折等,和间接损伤如胸部的一些医疗操作,造成肺部塌陷,引起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囊性纤维化等多种肺部基础疾病可导致肺组织损伤,而受损的肺组织更容易塌陷,引起气胸。

肺尖部可形成肺大疱,一旦破裂,肺大疱内的空气会扩散进入胸膜腔,引起气胸。

危险因素

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数量越多,气胸的患病风险越大。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并在20~40岁的瘦高人群中高发。

使用呼吸机可导致肺部的气压不平衡,肺可能完全塌陷,引起气胸。

曾经患有气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气胸。

某些类型的气胸有家族性特点。

日常生活中人们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屏气、大笑、排便用力、用力咳嗽、喷嚏、高强度体育锻炼、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等,都能诱发气胸。

症状

不同患者的症状各有不同,大部分患者起病急,以胸痛、呼吸困难为主,常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

部分患者起病前可能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但大多数患者在正常活动或者安静休息时也可发生气胸,偶尔也可在睡眠中发生。

典型症状

以一侧气胸多见,大多数起病急骤,患者突然感到患侧胸痛,呈针刺样或者刀割样,持续时间短暂,然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患者不能平卧,需采取健侧卧位缓解。

伴随症状

就医

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体检发现胸部异常,或既往有气胸病史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此外,气胸的高危人群,如瘦高的青壮年男性、长期吸烟者、重体力劳动者等,出现上述症状时,也需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可进行诊断。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受压、有气胸线,可确诊患病。若患者病情严重无法做X线或CT检查时,若能从患侧胸部穿刺抽出气体,也确诊为气胸。

就诊科室

首选胸外科急诊就诊,必要时立即手术或抢救,如病情平稳可去呼吸内科就诊。

相关检查

是检查气胸的重要方法,可以显示肺部受压或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气胸时,可看到外凸弧形的气胸线;大量气胸时,肺组织受压呈圆球形阴影。

是检查气胸的重要方法,对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的确诊,以及肺大疱和气胸的鉴别,气胸量大小的判定,比X线更敏感和准确。并且可以看到胸膜腔内的低密度气体影和萎缩的肺组织。

通常用于评估遭受持续性躯体创伤的病人,在胸部钝性创伤后气胸的鉴别方面,超声可能比胸部X光片更敏感。胸部超声的一些特殊特征可以用来确认或排除诊断。

鉴别诊断

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该病也会导致患者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但患者常有反复阵发性喘息发作史,且患者哮喘发作时X线检查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可与气胸相鉴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困难多呈长期缓慢进行性加重,起病缓慢,病程较长。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可与气胸相鉴别。

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该病也会导致患者突然发生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电图检查会有明显的特征性波形改变,血清学检查中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标志物也会发生明显改变,可与气胸相鉴别。

肺栓塞可突然起病,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烦躁不安甚至频死感,临床表现与自发性气胸相同。但是肺栓塞患者可有咯血和晕厥,且常有下肢或者盆腔血栓性静脉炎,通过体格检查以及胸片与气胸相区别。

是指发生在肺实质内的气肿性肺疱。肺周边的肺大疱与气胸容易混淆,但肺大疱常起病缓慢,呼吸困难并不严重。患者发生肺大疱时,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有巨大的空腔,空腔内部无肺纹理,可与气胸相鉴别。

治疗

医生会根据气胸的类型、病因、发生频率、肺压缩程度、病情状态以及有无并发症等,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以促进肺复张,消除症状,减少气胸复发。大多数轻症患者,可以经过保守治疗治愈,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张力性气胸和开放性气胸情况危急时,一般需要急救处理。

张力性气胸时,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应迅速解除胸腔内压力,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常需急诊穿刺排气。无抽气设备时,应该立即用粗针头刺入胸膜腔,或外接有小口的外科手套、塑料袋或气球等,使胸腔内高压气体易于排出,而外界空气不能进入,达到减压目的。

开放性气胸情况紧急时,需立即将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即利用凡士林纱布或者塑料袋等清洁器材,制作成不透气的敷料,放置于患者的破口上,然后在患者呼气时打开敷料,排出高压气体,再加压包扎,送达医院进行下一步处理。

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型的小量气胸,以及首次发生的症状较轻的闭合性气胸。年龄偏大并伴有肺基础疾病患者,或者症状严重患者,即使气胸量较小,原则上也不主张只进行保守治疗。

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需严格的卧床休息,保持相对安静环境,使患者能够不受打扰,充分休息;密切监测病情,检查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必要时高浓度吸氧,减轻呼吸困难。

药物治疗

吗啡等,可缓解病人痛苦,少数患者可能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

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可消炎及防止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

排气治疗

常见排气治疗方式有胸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式引流。

适用于小量气胸(20%以下)、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在患侧胸部的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经皮肤消毒后用气胸针或者细导管直接穿刺进入胸腔,进行抽气,可以加速肺复张,迅速缓解症状。

主要并发症有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

适用于单纯抽气失败者,或不稳定的、呼吸困难较严重的、肺压缩明显的气胸患者,以及反复发生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将导管一端放入胸膜腔内,另一端放入水封瓶的水面下,若导管成功插入胸膜腔内,则胸膜腔内气体经导管排出,可见持续的气泡,呼吸困难迅速缓解,压缩的肺重新复张。

主要并发症有肺复张后肺水肿、感染、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等。

手术治疗

适用于经过内科治疗无效,长期气胸、血气胸、双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或者复发性气胸的患者。总体上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后,医生在其胸壁上做一个微小切口,然后放入胸腔镜,借助与胸腔镜相连接的外部显示器,观察胸膜腔内部,继而将胸膜腔内的肺大疱结扎、肺段切除,并放置引流管,排出气体。

具有微创、安全、不易复发等优点,但仍然会有出血等并发症。

是直接将胸腔打开,修补破口的治疗方法,可导致胸腔粘连。近年来已经很少用,适用于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好的气胸。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

其他治疗

是一种永久消除胸膜间隙并使肺附着于胸壁的手术。为了预防气胸复发,往胸腔内注入硬化剂,产生无菌性胸膜炎,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从而消除胸膜腔间隙。

适用于不宜手术或者拒绝手术的部分患者。成功率高,但有胸痛、发热,以及应用滑石粉时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是在肋间插管闭式引流下,用一种微小的球囊和栓子堵塞支气管,使肺大疱漏口处闭合的治疗方法。主要不良反应有胸部引流后发生感染、出血等。

预后

气胸的预后取决于正确的处理及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情况允许时,患者在气胸治疗后2~4周均应返院复查,以评估疗效及发现潜在的肺部疾病。

并发症

是指病菌侵入胸膜腔,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可因胸腔穿刺或者插管引流时医源性感染所导致。并发脓胸时,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插管引流,胸腔内盐水冲洗,必要时可手术。

是指发生气胸合并胸腔积血的状态。患者出血时,多能自行停止,出血不止时,可进行引流,适当输血,必要时开胸手术止血。

是指肺泡破裂溢出的气体扩散进入纵膈,形成纵膈气肿,纵膈气肿张力过高时可影响呼吸及循环;气体也可以进入皮下组织,导致皮下气肿。二者可随胸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吸入浓度较高的氧气可有利于气肿的消散,必要时需手术治疗以降低纵膈张力。

预防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