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珊瑚

更新时间:2024-02-24 02:35

柳珊瑚目(Gorgonacea)

柳珊瑚骨针图册参考资料

捕食方法

柳珊瑚靠它们的羽状触须捕食。细小纷杂的触须顺着海里水流的方向生长,这样它们可以捉到海水流动时带来的小海洋动物和植物。

生存条件

通常在适宜的水温(最低温18℃以上)、丰富的底质、清澈的水质、以及充足的阳光等环境条件下有良好的生长,因此,现生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之间,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水海域。

化学成分

柳珊瑚中含有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因此,研究柳珊瑚的化学成分对于寻找新药,防治疾病,丰富海洋药物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合成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其它的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具有借鉴意义。柳珊瑚Paraplexaura sp.为珊瑚虫纲(Anthozoa),柳珊瑚目(Gorgonacea),丛柳珊瑚科(Plexauridae)动物,文献检索证实,未见Paraplexaura sp.禹柳珊瑚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对采自湛江硇洲岛的丛柳珊瑚Paraplexaura sp.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对丛柳珊瑚Paraplexaura sp.的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的化学成分运用薄层色谱、常压柱色谱、加压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得到16个化合物,运用ESI-MS, EI-MS,1H NMR,13C NMR等波谱和光谱技术解析了其中14个的结构,其中从乙酸乙酯层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从正丁醇层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4-二氯苯甲酸(1),鲨肝醇(2),胆甾-4-烯-3β,6β-二醇(3),神经酰胺(E)-N-2-(1,3-二羟基-4-十八烯基)-十六酰胺(4),胸腺嘧啶(5),1,3-二甲基尿嘧啶(6),尿嘧啶核苷(7),咖啡碱(8),氨茶碱(9),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0),N-[1-[(β-D-glucopyrano-syloxy)--Methyl]-2-hydroxy-8-methyl-3,7-heptadecadienyl]-2-hydroxy-(11a), (2S,3R,4E,8Z)-2-N-[1-(β-葡萄糖甲苷)]-(3-羟基-9-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二十七碳酰胺(11b),正十四碳酸(12a),正十五碳酸(12b),正十六碳酸(又名棕榈酸)(12c),环(甘-脯)二肽(13),4-(2-氨乙基)-N,N-二乙苯胺(14)。其中11b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属珊瑚中分离得到。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