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鼎英

更新时间:2023-12-24 20:41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 ,湖南新化人,15岁时,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在保定军官学校任炮兵教官,参加武昌起义,民国六年(1917年),再次赴日本留学。民国十年春,回国在湘军中任职,参加谭(延阎)赵(恒惕)战争及平定陈炯明叛乱等诸役,受到孙中山的嘉奖。

人物生平

方鼎英(1888-1976),字伯雄,号同春,新化县圳上镇方家村人,国民革命军中将,著名抗日将领。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部长、教育长、代校长,进行诸多军事教育改革,为北伐军提供了无数精兵。“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率部在东北坚决抵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热心于两岸统一,1976年在长沙去世。

“偷书也是贼”

方鼎英曾两度留学日本,与曾两度留学日本的蒋介石是日本振武学校的同学,知道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些糗事。当时蒋介石十分崇拜明代学者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哲学,他以王阳明的名言“大中至正”,改名为蒋中正。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将所居“草山”改为“阳明山”,几乎到了“一生低首拜阳明”的地步,他曾在其《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最初就很得益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的心传,王阳明的《传习录》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我求学做事的根本。”但蒋介石当年学习的《王阳明传习录》是他在就读的日本学校图书室借来的,此后一直没有归还。

同学都半真半假地说蒋介石是“偷书”,蒋介石却戏谑说:“偷书不算贼。”可方鼎英却说:“做贼从偷瓜起,偷书也是贼!少时窃书,长大则窃国!”他认为,哪怕是“偷书”贪便宜这样的小事,也是绝对不能做的。

方鼎英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后来从军,掌握了大权,手头有的是军费与各种资源,但他都以“偷书也是贼”自警,时时拒腐守操,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共和国时期,一生都“安贫乐道”,没有贪腐过一分钱,也没有过以权谋私的行为。

“发财往他处”

北伐之前,为军事策略事,方鼎英与蒋介石观点相左,争吵着闹掰了,梅山人性格的方鼎英火气上来了,竟骂蒋介石为“贼”。当时那么多官员与将领之中,也只有方鼎英敢骂蒋介石是“贼”,蒋介石竟然不敢反驳。一方面,因为方鼎英骂蒋介石为“贼”是有所指;另一方面,方鼎英自己坐得正,没有类似的贪腐把柄,蒋介石拿他也没有办法。

不久,因为方鼎英的才干,同时为了稳住方鼎英,蒋介石在1926年率军北伐之时,让方鼎英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与代理校长之职。任代理校长期间,方鼎英大权在握,是事业的黄金时期。许多人想巴结他,变着花样送礼给他,但他拒收所有教职员工与学生的礼金、礼物。当时,苏联援助给黄埔军校的经费多,他可以任意开支,但所有经费开支他都严格把关,不乱花一个铜板。有那么两个小例子可见一斑:

有一个东北籍的学生被录取在黄埔军校炮兵科,他的父亲到南方做生意时顺路到黄埔军校看望儿子,见儿子正在搬运笨重的炮弹,心疼儿子。便找到代校长方鼎英,递上一千元银票,请求将儿子换一个兵种。方鼎英哈哈一笑,将银票推开,说:“您老进校门时看到了大门上的对联了没有?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您儿子既然入了此门,就是不怕死的革命者,何惧累一点?如果您怕累着了儿子,就将儿子领回去,随你经商发财去!”一席话说得这位父亲无地自容,悄悄收起钱走了。

又有一次,采购科一位负责人走进校长办公室,悄悄地对方鼎英说:“校长,新购的这批军械,我们在原价上给砍低了一截,我们是不是按原价做账,省下的钱我们改善一下生活?”说着,就从包内拿出一张一万元的银票,说:“这是您的那份。”方鼎英立马脸色大变,震怒之极:“你这是什么行为?假公济私,贪污公款,你还是个革命者吗?你要发财往他处发,别待在这里了!”说着就要开除他。这人路子宽,赶紧电话向前线的蒋介石求情,蒋介石给方鼎英电话:“谅其尚未贪污成功,就从轻发落吧!如果不好处理,待我回来再说。”方鼎英就暂时停了此人的职务。北伐胜利,蒋介石回校后,就将这人调离原岗位,降级使用了结。

方鼎英从蒋介石“偷书”一事,就看不起他,所以总与他合不来,而蒋介石也怕方鼎英翻他的底,既不敢重用,又总是想揪住方鼎英的“小辫子”。但方鼎英一身正气,不贪不腐不谋私利,所以,蒋介石总找不到打击方鼎英的借口。后来方鼎英退出军界,不愿与蒋介石为伍。解放后,一心一意为新中国工作,仍然是两袖清风。于是,人们送了他一个“拒腐将军”的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