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教学

更新时间:2023-02-11 02:19

整体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整体”为工具,利用“教学整体”的知识性与功能性相统一的特征,规范学生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体验人生,把握科学知识,控制学习进度,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构建能力素养,形成科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整体教学法,也可以表述为: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工具,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工具,开展自主、有序、高效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学法简介

整体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整体”为工具,利用其与教学内容间的相似性,控制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整体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为核心目标,以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展示为基本动力,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与质疑为激活方式。

整体教学法基本的课堂模式,可以概括为“三四六三”。

“三四六三”中的第一个“三”为该模式的三大特点:“模型化、层次化、生活化。

”所谓“模型化”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始终是以思维模型作为切入点。先解决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后解决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使知识永远在结构中存在。学习内容始终是功能、结构与知识要素的统一体。

所谓“层次化”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模型和教师的引导模型有层次变化。学生的思维模型要经过从一般范式到特殊范式的若干层次的过渡,教师引导模型也要经过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依次变换。

所谓“生活化”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情境化;学习内容通俗化;感悟方式立体化;认知效果实用化。学习是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三四六三”中的“四”为该模式的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分别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内化、评价完善。所谓“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学整体”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同一学习任务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的过程;所谓“反思内化”,是指学生对合作交流中所展示出来的问题和成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的过程;所谓“评价完善”,是指教师在每一学习过程完成后,根据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的过程。

“三四六三”中的“六”为该模式的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分别是:感性导入、理性激活、内容透析、功能整合、交流提升、反馈沉淀。所谓“感性导入”,是指学生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形成对教学内容初始影像、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所谓“理性激活”,是指学生把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剥离,对教学内容进行外延定位的过程;所谓“内容透析”,是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涵进行评价、剖析的过程;所谓“功能整合”,是指学生在“教学整体”的启发和引导下,对学习任务进行有机化组合的过程;所谓“交流提升”,是指学生在自主完成教学内容的功能整合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补充与完善的过程;所谓“优化沉淀”,是指教师对学生通过教学评价所得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归纳、提炼、强化的过程。也即是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四六三”中的第二“三”为该模式的三大层次。本教学模式始终表现为三个层次:不论是学段教学,还是文体教学,甚至是每一个具体问题解决的教学,始终如一。第一个层次是“支架式教学”,第二个层次是“抛锚式教学”,第三个层次是“随机式教学”。三个层次的顺序一般是不变的,但“教学整体”可以变化。在这三个层次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第一个层次中,以启发诱导为主;在第二个层次中,以点拨激活为主;第三个层次中,以质疑触动为主。

相关情况

根据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功能与知识的要求,以及现代中小学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整体应该分三个层次类型。第一层次为最低一级,而第三层次为最高一级。

一级整体模型:

第一板块:文章背景链接。初识文章与生活的关系。感悟文章反映生活,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二板块:文章字词疏通。完成阅读的热身。为间接认识生活准备条件。动手与动心结合起来,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三板块:文章作者。认识生活的表达者。认识表达生活楷模。强化示范价值,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四板块:文章内容与结构认知。阅读文章的思想与表达形式。建立起表达体系,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五板块:文章的归类与分析。初步建立科学与人文理念。开始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为更高层次的阅读准备条件。对表达的分类作出引导,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六板块:记忆与应用。内化知识,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

二级整体模型:

记叙文模型:第一板块:这一板块是在上一级整体模型第五板块的基础上,明确区分思想感情类型的板块。这一板块主要的任务是,解决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感情的类型问题。对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初步条理化。判定文章的体裁类型。第二板块:这一板块为进一步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使之与其结构、材料形成统一的板块。在这一板块主要的任务是,解决作者的创作意图的问题。第三板块:这一板块为明确文章的题材的板块。在这一板块主要的任务是,明确作者在实现创作意图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具体的语言材料。主要解决的是创作中选材的问题。第四板块:这一板块为明确文章的结构布局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的任务是,解决文章结构布局的特点及其合理性的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创作中组材的问题。第五板块:这一板块为机动调整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的任务是,探究文章的特点、难点和亮点的问题。记叙文知识与修辞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第六板块:这一板块为记忆应用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的任务是,吸收文章的营养,转化内在素质的问题。

说明文模型:第一板块:这一板块是在上一级整体模型第五板块的基础上,明确区分思想感情类型的板块。这一板块主要的任务是,解决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感情的类型的问题。对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初步条理化。判定文章的体裁类型。

第二板块:这一板块是对说明内容进行明确定位的板块。在这一板块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文章说明事物的问题。第三板块:这一板块是明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的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核心。第四板块:这一板块是明确文章安排说明事物材料的顺序的板块。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文章的结构与布局的问题。第五板块:这一板块是进一步明确文章的材料事物特征关系的板块。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文章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第六板块:这一板块是明确文章的说明技巧和说明方法的板块。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文章的材料支撑问题。第七板块:这一板块是选材与表达科学板块。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文章选材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问题,以及词语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的问题。

议论文模型:第一板块:这一板块是在上一级整体模型第五板块的基础上,明确区分思想感情类型的板块。这一板块主要的任务是,解决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感情的类型的问题。对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初步条理化。判定文章的体裁类型。第二板块:这一板块是准备论说文理解钥匙的板块。阐明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这一板块的中心任务。第三板块:这一板块是寻找文章论点的板块。在庞杂的语言材料中辨明文章的论点,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四板块:这一板块是寻找文章论据的板块。在庞杂的语言材料中辨明支撑文章论点的论据,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五板块:这一板块是理解文章的逻辑模型与论证模型的板块。认识论证的结论,是这一板块的重要任务。第六板块:这一板块是寻找文章论证方法与手法的板块。在庞杂的语言材料之间,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与手法,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七板块:这一板块是选材与表达科学板块。这一板块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文章选材的代表性、科学性和确凿性的问题,以及词语表达的严谨性和形象性的问题。第八板块:这一板块为记忆应用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的任务是,吸收文章的营养,转化内在素质的问题。

三级整体模型

文言文模型:第一板块:疏通文章字词。完成阅读的热身。为间接认识生活准备条件。动手与动心解决阅读障碍,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第二板块:疏通文章语句。解决文章的实词、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以及句子的翻译。第三板块:进入整体模块的第二级状态。重点在其二、三、四模块的理解(即主题、结构与修辞板块)。适当补充必要的背景链接。第四板块: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形成知识网络。第五板块:记忆与应用。内化知识,是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

小说模型:第一板块:这一板块是在上一级整体模型第四板块的基础上,明确小说的要素。第二板块:明确人物要素。理解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塑造人物的手段,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三板块:明确情节要素。理解情节内容,结构、线索。第四板块:明确环境要素。理解环境的类型与作用。第五板块:文章特色的研究(难点、亮点和特点)。

诗歌模型:第一板块:这一板块是在上一级整体模型第一板块的基础上,认知文本内容,熟读文本。第二板块:这一板块为进一步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形式,对文本进行分类定向。第三板块,从局部到整体,着力在字词、修辞、表现手法、结构特点及语言特点方面,解剖文本。第四板块,是主题板块。在这一板块主要的任务是,解决作者的创作意图的问题。第五板块:这一板块为记忆应用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的任务是,吸收文章的营养,转化内在素质的问题。在这个板块中,主要的任务是,探究文章的特点和亮点,落实其材料价值。

局部探究模型: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主要内容:表达情感/诠释特征/阐述道理;三、表现手法: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先抑后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手法、侧面烘托、白描手法、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象征的手法、夸张手法、多感觉结合、多侧面结合、夹叙夹议、想象手法、前后互应等;四、句式特点:长短句与语气;五、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对比、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反语、引用等;六、语言表达技术:(三选一)A.语言的生动与映衬(恰当性、节奏性和技巧性,以及用词风格)B.语言的准确与关联(副词与代词的运用。)C.语言的严谨与呼应(动词、形容词与副词的运用);七、表达效果与语言风格:明快、幽默、朦胧、沉郁、顿挫、豪放、飘逸、婉约、绮丽、质朴、雄奇、含蓄、缠绵,风趣、平实、典雅、粗俗、自然、优美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