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耶特

更新时间:2024-04-22 09:50

吉尔贝·迪莫捷(法语:Gilbert du Motier,1757年9月6日-1834年5月20日),即拉法耶特侯爵(法语:Marquis de Lafayette)。18至19世纪法国政治、军事人物,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贵族少年

1757年9月6日,拉法耶特(又译“拉斐德”“拉法夷特”“拉法叶”“拉斐特”等,本名吉尔贝·迪莫捷)出生于法兰西王国布里乌德和勒皮之间的夏凡纳克城堡(位于今上卢瓦尔省),在法兰西多山的奥维诺地区长大。他属于法国贵族拉法耶特家族的军官分支。拉法耶特的家族源头,据说可以追溯到凯撒时期。

1759年,拉法耶特的父亲米歇尔·拉法耶特在明登战役中被一颗英国炮弹炸死,年仅2岁的他失去了父亲。13岁时,母亲和祖母去世。拉法耶特在他的婶婶和两位神父那里受的教育,后来又去了路易大帝中学。

1771年4月9日,14岁的拉法耶特从巴黎普莱西中学毕业,追随自己祖父和父亲的足迹,加入了法国陆军。16岁时他娶了第五代诺阿伊公爵让·保罗·弗朗索瓦的女儿玛丽·阿德里安·弗朗索瓦斯·德·诺阿伊(Marie Adrienne Francoise de Noailles),由此进入凡尔赛宫廷的社交圈子。

1775年,拉法耶特升为骑兵上尉,驻防梅斯。1776年在一次军事改革中被迫退役。

新世界的英雄

主词条:美国独立战争

与同时代的许多年轻一辈法国人一样,拉法耶特是在启蒙思想的哺育下长大成人,并从中吸取自由主义的养料。同时,对军人荣誉的渴求,包括童年时丧父的遭遇,又使他不满足于奢华而空虚的生活。

1775年,英属北美殖民地开始反抗英国统治。1776年7月4日,费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当19岁的拉法耶特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同美国驻法代表秘密谈判,不顾凡尔赛宫廷的反对和岳父诺阿伊公爵的阻拦,私人出资购买和装备了一艘船只,率领一些志愿人员前往美国。他的举动被英国人发现。英国大使立即向法国交涉,要求制止拉法耶特。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碍着英国人的面子,下令禁止拉法耶特离开港口。因为北美独立局势的恶化,也有人劝拉法耶特不要前往冒险,但他不愿听从。为了让英国人放心,路易十六命人将拉法耶特抓起来。但拉法耶特乘船躲过了路易十六和英国军舰的追捕,在2个月的航行后,于1777年6月13日在美国登陆。

面对这样一位不会英语、没有战斗经验的法国贵族。1777年7月31日,费城大陆会议做出决定:“根据他光辉的家族历史,他被授予大陆军少将军衔。”这体现了美国对拉法耶特的重视。即使作为大陆军总司令的乔治·华盛顿,也直到1798年才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拉法耶特被任命为华盛顿的副官。8月3日,拉法耶特首次会见了他终身的朋友华盛顿。同样,他也和华盛顿的副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将军成了好友。

拉法耶特第一次参战是在1777年9月11日的白兰地溪战役。在此战中,他的小腿受伤,仍坚持战斗,并设法组织撤退。经过2个月的修养后,他伤愈归队,并得到了独立指挥一个师的权力。这是华盛顿和大陆议会沟通后的结果。年底随华盛顿撤往福吉谷。在艰苦的岁月里,他甘愿与士卒同甘共苦,被称为士兵的朋友。

1778年1月,拉法耶特和他的参谋们详细的计划了远征加拿大的行动。当这次任务被取消之后,拉法耶特领兵参加了宾西法尼亚和新泽西的战役。他因为在5月28日的巴伦山战役中镇定的指挥部队撤退,以及在蒙茅斯以中的表现而倍受称赞,同华盛顿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在1778年8月指挥远征罗德岛期间,拉法耶特收到了大陆会议发来的正式表扬信。此年的2月6日,美国和法国正式签订盟约,法国对英国宣战。受美国政府的委托,拉法耶特与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于1779年1月16日返回法国求援。一回到法国,他即以违命擅自去美的理由被捕。由于法英外交关系紧张,路易十六急欲了解北美大陆的政治和军事形势,终于将拉法耶特召至凡尔赛宫接见,授予法国骑兵上校的军衔。尽管拉法耶特的援美建议未被全部采纳,但在1780年4月再度去美国时,他仍带去了法国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

(图册主要参考资料)

在1781年的4月到10月,拉法耶特负责指挥弗吉尼亚的美军,他用自己的存款来支付士兵日常生活需。同时,他巧妙地把英国查尔斯·康沃利斯将军的部队引入约克镇陷阱,受到华盛顿大陆军和罗尚博伯爵海军上将指挥的法国援军的包围,结果英军被迫投降,英国腓特烈·诺斯勋爵的内阁倒台。从而胜利地结束了北美独立战争,这也是他军事生涯的顶峰。华盛顿称赞他在约克镇战役围城时的表现“即使不是完美,至少也是荣耀的。”1781年底,拉法耶特回到法国。他收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以及准将的军衔。拉法耶特随后参加了西班牙—法国联合远征英属西印度群岛的行动,但是1783年的停战协定结束了这个计划。1784年访问美国时,他成为了几个州的荣誉公民。

参加北美独立战争,给这位年轻的军官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在西班牙,马德里热烈欢迎这位身穿光荣的共和国军装的英雄;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柏林亲切地接待他;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热情地邀请他到克里米亚会见;在法国,从凡尔赛宫廷到歌剧院,从巴黎到外省,到处是一片赞扬之声。

在美国的经历,使拉法耶特的自由主义思想得以发荣滋长。回到法国后,他奔走于欧洲的宫廷和沙龙,赞颂美国的共和制度,公开宣传信教自由和废除奴隶贸易,希望法国的新教徒和殖民地种植园的奴隶得到解放。可是他又有着贵族的血统,内心深处仍然是一个忠君者。他认为路易十六是一个好君主,只要人们同意,是可以成为“法兰西合众国”总统的。

大革命岁月

主词条:法国大革命

在路易十六统治后期的法国,政治和财政危机加剧,资产阶级革命有一触即发之势。拉法耶特成为自由派贵族的领导人之一。他企图用限制国王绝对权力的办法解决危机。在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于1787年召开的显贵会议上,他反对国王的税收政策,要求召开三级会议。要求召开三级会议的人很多,但拉法耶特是唯一上书的,并第一个提出了“国民议会”这一名称。为防止迫在眉睫的革命爆发,路易十六被迫同意召开中断了长达175年之久的三级会议。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开幕,拉法耶特作为里奥姆的贵族代表出席了会议。当特权等级的大多数代表拒绝与第三等级代表一起集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时,他是最早同第三等级代表协同行动的贵族代表之一。拉法耶特主张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但这要建立在美国式的成文宪法的基础之上。7月11日,他在制宪议会上宣读了他的《欧洲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这是他从费城带回并珍藏达十年之久的文件。7月13日,他被选为制宪议会副主席,一度成为君主立宪派的实际首脑。

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胜利,打破了资产阶级的和平幻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以奥诺莱·加里布埃尔·米拉波和拉法耶特为首的君主立宪派手里。7月15日,拉法耶特和让·西尔万·巴伊率领100人组成的议会代表团来到巴黎,在市政厅广场巴士底狱废址上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拉法耶特被民众一致拥戴为在革命风暴中成立的国民自卫军司令。他当场拔剑宣誓,表示愿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保卫自由的事业,并下令拆毁巴士底狱堡垒。7月17日,他决定采用三色帽徽作为国民自卫军的徽章。7月31日,他出现在市政厅的阳台上,向人群挥舞着三色帽徽,激动地呼喊道:“我给你们带来一枚将要周游世界的帽徽!”此时,拉法耶特声名大震,俨然成了革命的英雄。他身穿国民自卫军制服,骑着那匹著名的白马,在巴黎的城内和郊区、通衢和巷陌,到处发表演说,到处受到欢呼。他梦想成为法国的华盛顿。虽然他并不主张自下而上地推翻封建专制政体,但终究暂时顺应了潮流。拉法耶特写道:“对于革命来说,需要无秩序;旧秩序只是一种束缚,在这种情况下,起义是最神圣的义务。”然而,他并不真正相信人民,曾不安地说:“这些如醉如狂的人民,将不会永远听我的话的。”他希望自己成为国王、议会和人民三者之间的调停人,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做一个受国王绝对信任的“宫相”。

7月14日革命胜利之后,国王及其宫廷一方面对革命作些表面让步,接受蓝白红三色旗;另一方面利用君主立宪派的妥协态度,密调军队,准备镇压革命。10月5日至6日,在饥饿威胁下的巴黎人民向凡尔赛进军,要求国王批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并从凡尔赛迁居巴黎。拉法耶特劝阻未成,被迫随同国民自卫军星夜赶到凡尔赛。他全副武装出现在议会,自由主义保皇派穆尼埃质问他:“你想干什么?”他坦率地回答道:“我要保护国王。”他只身匆匆进宫觐见国王,有人叫道:“那就是克伦威尔(英国独裁者)!”他耸耸肩膀说:“先生,克伦威尔不是一个人进来的。”在拉法耶特因疲劳而休息的时候,人民群众冲进了王宫,迫使国王和王后同意与拉法耶特一起出见人民,答应迁居巴黎。从此以后,拉法耶特的政敌挖苦他说:“在他酣睡的时候,他的国王被偷走了。”

拉法耶特听到王宫被袭击的消息后,立即骑马赶到出事地点。他冲到人群中,率领自卫军战士驱散了攻击人群,救出了国王的禁卫军。他还鼓励国王和王后来到阳台上,向乱哄哄的群众致意表示和解。为了平息民愤并重新唤起他们的热情,拉法耶特恭敬地亲吻王后的手,群众报以热烈的欢呼。拉法耶特还把自己的三色帽,戴到一名禁卫军战士的帽子上,并当着群众的面拥抱了他。群众高呼“国王万岁”“王后万岁”“禁卫军万岁”。国王一家在军队和禁卫军的护送下,与国民议会代表一起,从凡尔赛动身到巴黎去,到革命的首都去,置身于人民中间。这次事件既提高了他的名望,又使国王受制于他。他一方面殷勤伺候国王,声言要保卫国王,维持秩序;一方面又要求国王必须对他绝对信任。国王出于无奈,不得不于10月10日任命他为离巴黎15公里范围之内的正规军司令。

在立宪会议中,拉法耶特提出宗教自由、比例代表制、设立陪审团、取消秘密警察、解放奴隶、出版自由、取消贵族封号和特权等条目,根据《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的意见,他起草了《人权宣言》,随后该宣言被大会通过。在1790年2月,拉法耶特拒绝担任国王的国民卫队总指挥官。他主张制定宪法作为自由的宪章,保留国王作为国家首脑,用国民自卫军保卫宪法和国王。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国王拒绝宪法,我将向他开战;如果国王接受宪法,我将保卫他。”他和其他的改良派成立了“1789俱乐部”,即吉伦特俱乐部的前身。他们的主张介于坚持君主专制的斐扬派和激进的山岳派之间。

1790年7月14日,为纪念攻占巴士底狱一周年,在巴黎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全国结盟节。83郡的代表和结盟军汇集首都。这一天被任命为全国国民自卫军总司令的拉法耶特出席了庆典。他第一个走上设在马尔斯广场中央的祖国祭坛,宣誓效忠“我们宣誓,永远忠于国民,忠于法律,忠于国王;尽力维护国民议会制定并经国王同意的宪法;并以永不分离的友爱同全体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顿时,礼炮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当拉法耶特步下祭坛时,人们拥上去吻他的脸和手、衣服和长统靴,甚至吻他的马鞍和马。有人大声叫道:“你们看拉法耶特先生,他正在驰向未来的世纪呢!”此时,拉法耶特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曾得意忘形地说:“我制服了英王的威力、法王的权势、人民的狂热。”

然而,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拉法耶特的君主立宪主张同人民要求建立共和国的行动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他得到马奎斯·孔多塞和埃马纽尔·埃贝·西哀耶斯之助,组织了以拥护宪法和国王为宗旨的保守的《1789年会》。1791年6月发生路易十六出逃事件,他对被押回巴黎的路易十六采取了保护措施。7月17日,巴黎人民在马尔斯广场集会,要求审判国王、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拉法耶特率领国民自卫军驱赶集会群众,并下令向拒绝离开的群众开枪,逮捕“混在暴民中的刺客”。群众惊慌逃散,有50个平民被打死,几百人受伤(参见词条马尔斯校场流血事件)。这次事件又称“火神场大屠杀”。事后,愤怒的群众高呼:“把拉法耶特吊死在路灯杆子上!”从此,拉法耶特的威望消失殆尽,他既受到宫廷的冷遇,又被革命群众所摒弃。10月,他辞去国民自卫军司令职务,一度隐居于他的领地。12月,在竞选巴黎市长失败之后,拉法耶特被重新起用为梅斯方面军的司令。

1792年4月20日,法奥战争爆发。拉法耶特任中路军指挥,率军进入奥属尼德兰,因北路军失利而被迫撤退。6月16日,拉法耶特从军营给议会写了一封信,谴责雅各宾派,要求巩固国王的立宪君主地位。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克伦威尔式的行动而遭到尖锐批评。6月20日,巴黎人民冲进议会和王宫,指斥国王的阴谋活动使前方失败。为了保卫合法君主政体,恢复宪政秩序,6月28日,拉法耶特作了最后的努力。他把自己指挥的军队交给自己的司令部,动身前往巴黎,出人意外地来到议会,以个人及其军队的名义要求惩办6月20日的肇事者,解散雅各宾俱乐部。因议会未予支持,他又企图召集国民自卫军旧部采取武力行动。但路易十六并不信任他。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说:“我很清楚,拉法耶特先生想拯救我们,但谁能把我们从拉法耶特先生那里拯救出来呢?”加上国民自卫军响应者寥寥无几,就使拉法耶特为保卫君主立宪政体的最后努力遭到惨败。他当时仅有的一点威望和影响也已失掉,怏怏返回部队。人们在报纸上控诉他,在议会中谴责他。拉法耶特的这一行动给敌军赢得了集结军队的时间,使前方的军事形势更加恶化。雅各帮派领袖罗伯斯庇尔指出:“只有打击拉法耶特,法国才能得救。”

在普、奥联军重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巴黎人民于8月10日再次举行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政体,结束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斐扬派的统治(参见词条八月十日起义)。拉法耶特当时指挥着约3万军队,他与色当市市政当局和郡的政务厅联合建立一个政治中心,扣留了雅各宾派控制下的立法议会所派来的委员,率领军队和行政当局重新向宪法宣誓,极力想以扩大的军人暴动来反对群众暴动,重建宪政秩序。但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各部队决心服从议会的指挥。法耶特感到绝望,不得不放弃了恢复宪政秩序的努力,一身承担了军事暴动的全部责任。他于8月19日离开了军队,和几个朋友一起通过敌人岗哨,试图投奔荷兰,准备到他的第二祖国美国去。途中被奥军俘获,在马格德堡、乌尔莫乌茨等地囚禁达5年之久,直到1797年9月19日,由于拿破仑·波拿巴在意大利的胜利,奥地利才根据《康波福米奥和约》将他释放。

在被释放时,拉法耶特曾被要求有某些悔改,他的回答是宁可终身囚禁,也不愿背弃自己拥护过的神圣事业。他在汉堡、荷兰等地逗留了一段时间,于1799年雾月政变之后才回到法国。拿破仑给他退休将军的年金,使他在格朗热—布莱诺城堡经营产业,平静地度过了执政府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80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杰斐逊提议让拉法耶特担任新收购的法属路易斯安那的州长,但为拉法耶特所拒。

重获声誉

1814年拿破仑逊位,波旁王朝复辟,拉法耶特恢复了政治活动。他不喜欢民众的过分民主,也不喜欢国王的过分独裁。因此,1815年,当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重登权力宝座的时候,拉法耶特认为,拿破仑也许能够实现一个折中,他担任了议会的“副议长”。但拿破仑的百日王朝很快便覆灭了。

1818年至1824年,拉法耶特当选为议员,成为自由主义反对派领袖之一。

1824年7月13日,应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的邀请,拉法耶特带着儿子从勒哈佛尔港出发,乘坐美国派来的一艘船驶往北美洲。8月16日到达纽约。在长达15个月的旅行期间,访问了美国182个城市和乡镇(包括在华盛顿受到门罗总统接见,拜祭华盛顿墓,以及前往蒙蒂塞洛拜访已经81岁的杰斐逊,得到战友般的招待),受到热烈欢迎。成千上万的民众向他致意。美国国会一致通过法案,送给他20万美元和佛罗里达12000公顷的土地。12月10日,拉法耶特成为第一位在美国众议院发表讲话的外国公民。这次旅行激发了美国国内的爱国热情,使全国数十个城市均以拉法耶特的名字命名。1825年归国后,他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再次获得了崇高的声望,并于1827年再次当选为议员,继续做自由主义反对派的领袖。

拉法耶特不喜欢波旁王朝独裁的全面复辟,但全欧洲为预防法国民众全面民主、自由的实现,以及启蒙思想在法国以外的广泛传播,都在支持波旁王朝,包括英国和美国。因此,拉法耶特也只能保持一点“自由”的倾向,比较低调地出现在政治活动中。

七月革命

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拉法耶特成了温和派共和主义的象征,并以崇高的声望再次被任命为国民自卫军总司令。这一次,他仍然是君主立宪派,并没有运用他的威望和职权来促进共和国的诞生。相反,他被认为是半被说服、半受欺骗地同银行家雅克·拉菲特、新闻记者路易-阿道夫·梯也尔一起,帮助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登上了王位。1831年被解职,退隐拉格朗吉庄园,成为七月王朝的反对派。

在拉法耶特生命的最后几年,仍致力于自由主义事业。1831年1月23日,他曾在议会发表演说,称赞1789年7月14日革命是“欧洲解放的信号”,正像1776年7月4日是“世界自由主义的信号”一样。

(晚年拉法耶特图册参考资料)

死后哀荣

1834年,拉法耶特自诩是世界共和主义者。同年5月20日,因患急性肺炎,拉法耶特在自己家中一间四壁挂满北美独立战争遗物的房间去世,享年76岁。临终前仍佩戴着有妻子肖像的圆形颈饰。遵从其遗愿,他被安葬在巴黎比克布司墓地亡妻旁边。其灵柩用取自美国邦克山战场中的泥土掩埋。

在拉法耶特逝世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下令给予拉法耶特等同约翰·亚当斯和乔治·华盛顿同样规格的礼遇:24响礼炮的每一声代表美利坚一个州的哀悼(当时美国24个州),国旗降半旗35天,军官戴上黑纱六个月,国会悬挂上黑幕并被要求在未来的30天内身着黑衣。

主要影响

政治

1789年5月,拉法耶特作为奥弗涅省的贵族代表参加三级会议。7月11日,他向制宪议会递交了《人权宣言》草案, 成为后来正式发表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的蓝本之一,该宣言也被载入法国现行宪法中。7月14日,革命成功后当选为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到1791年)。在此期间,拉法耶特的影响仅次于国王。他主张制定宪法作为自由的宪章,保留国王作为国家首脑,用国民自卫军保卫宪法和国王。他指挥了1791年7月17日在马斯校场对共和派的镇压,自此后逐渐丧失威信。

1830年七月革命时,拉法耶特参与拥护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登基,促成了奥尔良王朝的建立。

军事

1776年4月,拉法耶特率领法国志愿军远渡重洋,援助美国独立战争。他一度担任大陆军司令华盛顿的副官,参加过白兰地溪、宾西法尼亚、新泽西、巴伦山及蒙茅斯等地的战役,并在约克镇战役中指挥弗吉尼亚军,把英军康华利部引入预先设下的陷阱中,与华盛顿等人将其合围,对战役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历史评价

法国

在法国大革命前后,拉法耶特曾经赢得极高的声望,但也受到尖刻的詈骂,如曾任法国国民议会议长的米拉波伯爵奥诺雷·加百列·里克蒂讥讽他是“宫相”、“傻瓜恺撒”,政治家卡米尔·德穆兰咒骂他是“盗窃民望的惯偷”,民主派革命家让-保尔·马拉指斥他是“伪装的人民之友”、“宫廷的廉价走狗”;作家、政治家夏多布里昂说他是一个“偏执狂,其才盲目,固执己见,言行不一”;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嘲笑他是一个“笨蛋”。

但与拉法耶特同时代的法国历史学家米涅却以崇敬的口吻写道:“在我们的时代,像拉法耶特这样操守纯洁、气节高尚、声望历久而不替的人是罕见的。”作家斯塔尔夫人也说:“自由准则是美国政府统治的根基,青年时期曾为美国独立而战的拉法耶特将军,许早以前就深受自由的熏陶。尽管他在法国大革命中犯下一些错误,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他对美国体制的向往,以及对率领人民迈出美国独立大业第一步的民族英雄华盛顿的仰慕。”

法国历史学家路易·马德林在著作《法国大革命人物传》中以“拉法耶特和他的幻梦”为标题,评价道:

其他国家

中国学者申晨星在《世界近代史人物传》“拉法耶特”条目中评价:作为一个政治历史人物,拉法耶特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时代。同1789年另外几个主要人物相比,他既不同予米拉波的毫无气节和塔列朗的朝秦暮楚,也不同予西哀耶斯的明哲保身。他一旦得势就要扮演出人头地的角色,而在逆境中他甘于寂寞而不移其志。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初期,他站在历史潮流前头,起了积极作用。他一心想当法国的华盛顿,却不了解法国社会阶级矛盾远比美国复杂,美国的模式也无法规范法国革命的现实。1791年屠杀革命人民,特别是1792年背叛革命,背弃民族利益,是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和罪行。以后他一直坚持君主立宪主张,在奥地利人监禁之下,也没有改变。他在复辟年代赢得一定荣誉,但已完全不是革命的先进人物。至于充当1830年的奥尔良派,那确实是个不足为训的角色。

尤天然、洪波在《外国历史名人传》“拉法耶特”条目中评价:综观拉法耶特的一生,他确乎是一位正直、勇敢、忠于自己信念的军人和政治家。他对北美独立战争所作的贡献,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所起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他不愧为“两个世界的英雄”。然而,他是一个富于幻想和充满矛盾的人物。在他身上,自由主义思想同高傲的贵族气派,共和主义同君主立宪主义混杂在一起。他目睹旧制度正在崩溃,但又不愿把它彻底打碎;他被卷入了革命的滚滚洪流,却又想挽狂澜于既倒。他有着军人的执拗和坚定的性格,却缺乏政治家的机敏和洞察力;他无能控制局势,也不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50多年的政治经历并没有改变他的任何观点,终点仍在起点之处——自由主义和君主立宪主义。尽管他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但他却是法美友谊的光荣象征。

美国国会授予拉法耶特荣誉公民的称号时,称赞他“在美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了援助,永远是自由的象征”。

轶事典故

全名

拉法耶特的原名为:马利(也可译作“玛利”“马里”)-约瑟夫-保罗-伊夫-罗克-吉尔贝·迪莫捷·德·拉法耶特(Marie-Joseph-Paul-Yves-Roch-Gilbert du Motier de LaFayette)。关于如此长的全名,拉法耶特曾在自传中开玩笑说:“这不是我的错,我像西班牙人一样接受了洗礼,每个可以想象到的圣人的名字都可能在战斗中为我提供更多保护。”

与华盛顿

作为一个拉法耶特的“朋友和父亲”,乔治·华盛顿非常尊重这位年轻的法国人,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拉法耶特在1777年福吉谷严冬期间一直站在华盛顿一边,直到1781年约克镇的决定性战役。1779年,拉法耶特将新出生的儿子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德·拉斐特,以纪念这位美国独立事业的领袖。3年后,在托马斯·杰斐逊的建议下,拉法耶特为他最小的女儿取名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维吉妮(Marie Antoinette Virginie),以纪念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和美国的弗吉尼亚州。1784年7月,华盛顿在自己家乡的维农山庄款待拉法耶特。

1785年,拉法耶特赠给华盛顿7只大型法国猎犬。这些法国猎犬与英国猎犬进行不断结合后,创造出了美国猎狐犬。美国养狗俱乐部称这种狗“随和、性情温和、独立”,并于1886年承认美国猎狐犬是一个品种。

浪漫精神

拉法耶特的一生都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他早年前往支援美国独立战争时,以满腔的热忱奉献革命,渴望建功立业。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兴致勃勃地将自己与战友合称为“我们共和派”,使真正的美利坚共和派都吃惊不已。拉法耶特甚至会离开部队,去和“野蛮人”印第安人交朋友。一位印第安酋长给他取了个印第安名字——卡耶夫拉,并请他进入帐篷,众人一起抽起了长杆烟管。拉法耶特将印第安人视为“法国唯一真正的朋友”。

虽然拉法耶特的行为颇惹人非议,但他的这些活动却被视为悲天悯人之举。“我的朋友,”华盛顿在给他的信中写道,“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消失的骑士侠义精神,唯独在你们法兰西民族的情怀当中找到了一方栖息之地。”

人际关系

父亲:米歇尔·拉法耶特

妻子:玛丽·阿德里安·弗朗索瓦斯·德·诺阿伊(Marie Adrienne Francoise de Noailles),也被称作“爱德丽妮”或者“诺埃勒斯·拉法耶特”。第五代诺阿伊公爵让·保罗·弗朗索瓦的女儿。以过人的纯真、慈爱和勇敢著称。

儿子:乔治·华盛顿·德·拉斐特

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维吉妮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拉法耶特是《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的合著者。1837年至1840年间,拉法耶特留下的一些回忆录被发表。1903年,他在1793年至1801年间的通信被发表。

后世纪念

拉法耶特是法美友谊的光荣象征,在法国,尤其是美国,得到了广泛的纪念。他曾两次被授予“美利坚合众国荣誉公民”(他的后代同样享有这个称号)。1784年,马里兰州的人民大会通过决议,授予拉法耶特及其男性后裔永远拥有天然的美国公民(严格意义上说是马里兰州荣誉公民)称号。其他殖民州也纷纷效仿。1824年拉法耶特访美时第一次获得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但根据美国国务院在1935年通过的决议,以上授权并没有得到承认。直到2002年8月6日,美国国会正式授予拉法耶特“美国荣誉公民”的称号。由此,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6位得此殊荣的外国人(迄今只有7人)。

在1824年,美国政府在白宫的对面设立了拉法耶特公园(一称拉法耶特广场),其中有拉法耶特的塑像。1826年,宾夕法尼亚州的伊斯顿设立了拉法耶特学院。1917年,一座拉法耶特的丰碑从纽约市树起。2007年,在拉法耶特250年诞辰之际,学院举行了一系列讲座和活动来纪念他。

在美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拉法耶特命名的街道,甚至不少地方的城市直接以拉法耶特命名。按照不完全记录,美国以拉法耶特命名城市的州,共有亚拉巴马州,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佐治亚州,印第安纳州,路易斯安那州,明尼苏达州,俄亥俄州,俄勒冈州,田纳西州,同时在印第安纳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还各有一个大教区以其名字命名,另外在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纽约州,俄亥俄州,威斯康辛州,密苏里州,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等地,还有多个以之命名的城镇和县。新罕布什尔州的怀特山脉有一座山被命名为拉法耶特山,拉法耶特在1824年到1825年期间曾经拜访过这里,在纪念邦克山战役五十周年时此山被重新命名为这个名字。

欧美众多街道以拉法耶特命名的数不胜数,仅纽约市内就有五条拉法耶特街。法国巴黎有拉法耶特路,这条路1号的老佛爷百货也与拉法耶特有一定的关系(老佛爷百货的法语原名即为Galeries Lafayette,拉法耶特百货,老佛爷为法式发音的近似音译)。捷克共和国的奥罗穆茨有一条拉法耶特街,当年拉法耶特曾经被囚禁在这里。

1790年,托马斯·杰斐逊委托法国画家Joseph Boze(1745-1826)为他绘制放置于gallery of American heroes中的拉法耶特画像。此外,拉法耶特的肖像还和华盛顿一起挂在了美国众议院内。

拉法耶特死后,葬于巴黎的皮克皮斯公墓。据说每年的7月4日,美国驻法大使都要前来祭扫拉法耶特墓,以纪念他为美国独立所做出的贡献。在美国加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7年7月4日,美国远征军的司令约翰·约瑟夫·潘兴的副手查尔斯·斯坦顿上校(有时也被认为是潘兴本人)在拉法耶特的墓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拉法耶特,我们来了。”(Lafayette,we are here.)战争结束后,美国国旗被永远的放在了拉法耶特的墓地上,在每年的独立日,这里都会换上法兰西和美国的标志。这面旗帜即使在二战中德国占领巴黎后依旧保持着。1943年,乔治·巴顿将军在前往科西嘉岛的途中表示:自由法国解放了拿破仑的出生地,而美国人则一定会解放拉法耶特的故乡。

历史上拉法耶特被多次用于军舰的命名,1951年,法国海军收购了兰利号,将其重新命名为拉法耶特号,拉法耶特还被用于命名法兰西新式的隐身护卫舰拉法耶特级驱逐舰。美国也用拉法耶特命名他们的核潜艇(参见词条拉斐特级潜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