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

更新时间:2022-08-25 13:57

微咸水,凡是地表土壤存在盐渍化现象的地区,其地下水,甚至由地表径流汇集的坑塘、洼淀积水大都是咸水、微咸水。含盐量0.2~0.5%的水或矿化度(即每升水含有的矿物质含量)在2~5克/升的水称为微咸水。尝在嘴里有明显的咸味。

微咸水

一般来讲,凡是地表土壤存在盐渍化现象的地区,其地下水,甚至由地表径流汇集的坑塘、洼淀积水大都是咸水、微咸水。含盐量0.2~0.5%的水或矿化度(即每升水含有的矿物质含量)在2~5克/升的水称为微咸水。尝在嘴里有明显的咸味。

微咸水资源量

据统计,中国地下微咸水资源约200亿立方米/a,其中可开采量为130亿立方米,绝大部分存在于地下10~100 m处,宜于开采利用。

中国微咸水资源分布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广东、广西的沿海地带,东起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西至喜马拉雅山沿线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大部分低平区域,主要分布在易发生干旱的华北、西北以及沿海地带。

黄淮海平原地区咸水资源面积为61万平方公里,占其总面积的1/5,其中,2~5 g/L的微咸水资源量达54亿立方米/a。而黄河片微咸水可利用量达30亿立方米,海河片为22亿立方米。1997年统计,黄河片和海河片微咸水已开采量仅为0·5亿立方米和3亿立方米,分别占可开采量的1·7%和13·6%,微咸水的开发利用还有较大潜力。

从省区来看,微咸水分布最多的为河北省,咸水、微咸水面积为4万平方公里,总储蓄量达1 793·85亿立方米,其中2~5 g/L的微咸水990·55亿立方米。河北省沧州地区微咸水面积达6 556·6 平方公里,占沧州地区总面积的45%,总储量4·6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开采量3·59亿立方米。河北邢台地区咸水面积3 905·5 平方公里,其中微咸水区面积达3 241 平方公里,资源量达4·45亿立方米。

微咸水利用

在土壤盐演化地区,为解决和开辟淡水资源,开展微咸水利用的研究,是·项重大国际研究课题。在世界许多类似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缺乏地区、利用微咸水(一般>2g/L,〈6g/L)灌溉取得成功的事例很多。有的国家甚至利用含盐量相当于海水一半的咸水灌溉牧草、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国家如以色列、澳大利亚、阿联酋等,为了节省水源,将微咸水的利用与节水灌溉技术结合起来,实行滴灌或微喷灌,效果更好。综合许多国家的研究成果证明,对微咸水的利用,在一些国家中发展很快。其中既有用于粮、棉、果、菜及园林和牧草的灌溉,也有采用滴灌、喷灌、沟灌(地面灌)等不同灌溉方法,进行节水量对比试验。还有的研究厂微咸水对作物危害的机理,提出了灌溉管理和防止危害的措施。

我国新疆、河北等省区,应用微咸水灌溉冬小麦、夏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也收到了良好效果。曲周试验区和南皮试验区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南皮试验区连续三年用含盐蟥

2g/L~4g/L和4g/L~6g/L的微咸水分别灌溉冬小麦、夏玉米,两季产量达到8077.5kg/ha和6747.0kg/ha,比不灌溉增产123.8%和86.9%,增产效果显著。

微咸水的影响

微咸水对作物的影响

土壤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载体,其性质和组成对作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土壤中含有盐分,在同等灌溉条件下土壤溶液浓度高于非盐化土,造成土壤水势降低,植物吸水困难,从而形成生理干旱。同时,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离子,有害的离子反应也会抑制作物生长,这些影响将使作物再生育性状上或多或少表现出受盐害迹象,最终影响到作物产量。

水盐分布与理化性质的影响

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应该具有良好的传导水分和空气的能力,同时耕作层应适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渗透性减小和抑制耕作层适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是咸水灌溉后土壤的主要问题。特别钠离子的增加会引起土壤颗粒收缩、胶体颗粒的分散和膨胀,导致土壤孔隙的减少,影响土壤的渗透性和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过量盐分会引起土壤结皮,导致土壤渗透性减少。

对灌溉制度的影响

微咸水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的积累,盐分的积累程度与灌水矿化度和灌水量有关,进入土壤的盐分会随灌水最的增加和灌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盐分的累积深度与降水量、灌水矿化度、灌水方式、灌水制度和土壤性质等密切相关。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是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控制盐分累积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灌水量,上层土壤盐分才会得到充分淋洗。当灌溉水盐分浓度升高时,棉花籽棉产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所以,利用咸水灌溉时一次性灌溉量不宜过低,否则会使一部分盐分滞留在表层土壤,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淋溶对防止盐分积累是必要的,当土壤中盐分积累到危害作物生长的水平时应进行洗盐,并估算作物的淋洗需水址。一般情况下,推荐淋洗需水量为15%~20%,具体数值还取决于作物种类和土壤与灌溉水中的盐分含量。咸水灌溉影响作物生长主要在于土壤溶液盐度,尤其是土壤中的Na,Cl离子含量和土壤基质势,因此,可通过保持土壤中水分有效性而减轻盐分累积造成的危害。高频次灌溉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由此可将土壤溶液的盐分浓度降至最低限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