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洼

更新时间:2023-10-28 15:08

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为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流域上存在很多自然或人工的、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坑洼,有的独立封闭,有的大小重叠贯通。在径流形成过程中,超渗雨(包括融水)和壤中流沿坡面注入凹坑,从而产生填洼现象。当坑洼蓄满或坑洼水外溢时填洼结束,随之出现坡面漫流现象。不能注入河槽的填洼水耗称死填洼,注入河槽部分的称流动填洼。

影响因素

影响填洼的因素有流域的坑洼体积及地貌条件、土壤入渗状况、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历时等降水特性。

分析研究

在水文分析中常利用降水、径流观测资料建立流域洼地分配曲线,得出不同产流面积下的填洼量。也可根据流域填洼量与累积超渗水量函数关系,利用公式计算。

填洼工具的用法

凹陷点是指未定义流域方向的像元;其周围的像元均高于它。倾泻点是相对于凹陷点的汇流区域高程最低的边界像元。如果凹陷点中充满了水,则水将从该点倾泻出去。

z 限制指定凹陷点深度和倾泻点间的最大允许差值并确定要填充的凹陷点和保持不变的凹陷点。z 限制并非要填充的最大深度。

小于 z 限制且低于其最低相邻像元的所有凹陷点都将填充到其倾泻点的高度。

运行填洼工具非常占用内存、CPU和磁盘空间。最多时可能要求磁盘空间为输入栅格的四倍。

包含的带有 z 限制的凹陷点数量将决定处理时间的长度。凹陷点越多,处理时间就越长。

凹陷点工具可用于在使用填充工具前查找凹陷点数量,并帮助识别凹陷点深度。了解凹陷点深度将有助于确定适用的 z 限制。

此外,还可以使用填洼来移除峰值。峰值像元高于所有相邻像元值。要移除峰,必须转换输入的表面栅格值。此操作可通过减工具来执行。将表面栅格数据的最高值指定为减运算的第一个输入变量,将表面栅格数据指定为第二个输入变量。执行填充。转换结果后获得的表面为包含原始表面栅格值且移除了峰值后的表面。z 限制也可应用于此过程。如果未对 z 限制作出任何指定,则将移除所有峰值。如果指定了 z 限制,并且某峰与其最高相邻像元之间的 z 值差大于此 z 限制,则不会移除该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