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业银行

更新时间:2022-06-17 14:50

国家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某些方面金融业务的银行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银行分类

1.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以城市工商企业、机关团体和居民为服务对象,经营工商企业存贷款和城镇居民储蓄业务,其存贷款业务规模居各专业银行之首。中国工商银行主要办理城市的工商企业信贷,吸收企业和城镇储蓄存款,办理城市汇兑结算等业务。

2.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主要编制和执行农村信贷计划,筹集农村资金,统一调度和管理农村信贷资金。中国农业银行主要办理农村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存款、放款、结算等业务,并对这些单位实行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管理。

3.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是我国的外汇专业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资金,统一办理国家外汇收支,经营一切外汇业务及有关人民币业务。中国银行主要办理国际结算、外贸信贷、发放中外合资企业贷款、办理出口信贷和组织国际银行贷款、办理国际信托和租赁业务等。

4.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是经营中长期信贷、投资业务的专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办理基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地质勘探单位拨款和贷款,吸收和运用固定资产领域内的存款,办理利用外贸项目的拨款和贷款业务等。

5.中国投资银行

中国投资银行是我国政府指定向国外筹集建设资金,办理投资信贷的专业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主要承担向国外筹集中长期外汇资金,对国内企业发放投资性贷款等业务。在经济改革以后,各专业银行逐步扩大了原有的业务范围,并增加了许多新的金融业务品种,各银行的业务互相交叉。

自1994年起,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专业银行正迈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是其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企业在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中,应保持良好的信誉,与银行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这样,才能为企业筹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决定性因素

一是银行本身聚集资金的能力,或者说控制的社会资金数量占全社会资金总量的比重。

二是国家财政资金可以有多少用于企业投资,如果国家财政资金紧:张,用于国有企业的资金有限,而政府又要保持国有企业在整个社会产出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国家就必须通过类似举债的其他方式解决。

三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的盈利能力强,那么国家可以通过企业的自身积累,不断地扩大可以用于国有企业的资金总量。反之,国家维持亏损企业的存在,就必须给予补贴,这种补贴无疑应在国家财政的支出范围之列。

主要差别

目前,我国专业银行与现代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专业银行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产权关系、经营目标、经营机制、经营原则、资金营运、运作条件、内部经营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

1.产权关系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绝大多数是通过股份制形式建立的, 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三方面组成。股东是商业银行资产的所有者.持股的数量决定着股东拥有资产的数量和对经营决策的影响程度。

在实行股份制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建立了现代公司法人所有权制度, 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而我国的专业银行则实行单一的国有制,资本金是国有的,资金营运上是国营的. 经营行为行政化严重,运行效率低下. 专业银行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三位一体集中在国家手中。

因此,我国专业银行虽名义上为独立的法人,实际上却没有法人所必须具备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2.经营目标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在保证资金流动性和偿还性的前提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我国的专业银行由于实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的混合经营.其经营目标是双重的 一是银行自身经济效益目标;二是社会经济效益目标。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专业银行具有双重属性.且承担着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再加上严重的行政干预,专业银行的盈利目标必须从属于社会经济效益目标。在这方面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这也是我国专业银行在特定历史阶段必须承担的重任。

3.经营机制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和完整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是独立决策、自主经营的市场微观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决定贷款投向、投量、期限及利率的充分自主权。而我国的专业银行则不然。

过去我国把几家专业银行作为执行政策和管理金融的工具,贷款的投向、投量、期限和利率完全由国家决定。经过l6年的金融改革,我国的银行也只有十分有限的自主权。诸如,专业银行由于受专业分工的约束,许多业务还不能开展;信贷规模受信贷总量的严格控制,多存不能多贷;在存贷利率上没有决定权,等等。

4.经营原则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遵循的经营原则是 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而我国的专业银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计划经济的工具,贯彻和执行的是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

5.资金营运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是独立的金融企业,把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当作商品。对某一企业是否发放贷款、提供金融服务,具体发放多少贷款、期限长短、利率高低,都完全由商业银行和企业自主协商决定。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

而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被作为非商品来经营,实行资金供给制,银行统包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银行与企业的平等互利关系,被扭曲为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致使银行官商作风严重,企业依赖性强,缺乏生机与活力。

6.运作条件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经营活动。而我国的专业银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传统的体制下,它的运作接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管理;在如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它的运作既接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管理,又要接受国家指导性计划的管理。

7.内部经营管理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内部经营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经济、合理。而我国的专业银行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一级经营 的倒 金字塔 组织体系,管理层次比重大,经营层次比重小,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维持上下级的关系。

同时,专业银行系统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劳动、人事激励机制。内部经营管理行政化是导致专业银行低效经营的重要原因。

8.机构设置不同

现代商业银行按经济区域设置。而我国的专业银行为便于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和政策,其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专业银行实际上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附属物,难以摆脱行政干预,导致金融行为地方化、行政化。

自身建设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不仅仅是依赖国家有关改革措施推进的过程,也是专业银行自身的具体业务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改革过程。当前,专业银行要紧紧围绕内部经营机制转化工作,练好内功,打好基础, 向改革要活力, 向管理要效益,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机制

1.经营观念要商业化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涉及管理体制、业务范围、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重大调整和变革。而这些调整和变革必须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前提。因为,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就会抱住老的一套不放。观念现代化, 就是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为依据,树立一整套市场经济观念。主要包括;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开拓创新观念、客户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效益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

2.管理方法和手段要现代化

第一,按照国际商业银行惯例,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逐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资金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1)增加核心资本,努力达到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资本最低充足率要求

(2)按照风险系数,调整信贷结构;

(3)坚持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甩,防止超负荷经营;

(4)保持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对称,防止短贷长用;

(5)加强风险防范,化解银行不良债权,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6)建立科学的资产负债比例考核体系。主要指标有:存款与贷款的比例;

b.备付金占各项存款的比重;

c.同业拆入(拆出)资金占总资产(总负债)的比重

d.单个企业(单个项目)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等。

第二,改革目前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打破“铁交椅”、“铁饭碗 、。大锅饭 ,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1)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考核,面向社会广招人才,变分配就业为竞争上岗,打破因人设岗的旧习,同时要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岗位工作责任制;

(2)完善干部聘任制、职工聘用制和岗位轮换制,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以启动银行内部活力;

(3)适应行员制的建立,稳步推行行员等级工资制度,把经营绩效和全体员工的收入挂钩,彻底拉开分配档次

(4)引入激励机制,对抓存款、创效益和业务发展好的功臣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第三,变过去“三级管理,一级经营 (即总行、分行、中心支行三级管理,县支行一级经营)为“一级管理、三级经营”模式(即总行一级管理,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三级经营),彻底改变管理多、经营少、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银行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四,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提高业务运转能力。

3.业务经营要综合化

第一,各专业银行要坚持“两手抓 的方针,一手抓本币业务,一手抓外币业务,以本币业务带外币业务,外币业务保本币业务,本币、外币业务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境外代理行和境外分支机构,发展境外业务,提高国际金融市场业务占有份额。

第三,以传统业务为依托,积极开办股票、代理、信托、房地产、信用卡等业务。

4.经营目标要利润化

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追求利润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专业银行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经营目标利润化,将利润观念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为此,专业银行要下大力气控制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

第一,增加活期存款、企业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比重,优化存款结构。在贷款时, 要审慎选择贷款对象,每项贷款都要考虑风险和收益。增设机构要考虑成本问题。

第二, 改变以往只重放款不重收息的传统做法,建立收息责任制,保证银行应得效益的实现。

第三,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增加表外业务收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