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造山带

更新时间:2021-10-12 14:00

喜马拉雅造山带(Himalaya orogenic belt)又称喜马拉雅褶皱带(Himalayan fold belt),是指雅鲁藏布江以南至印度恒河平原北侧西瓦利克山之间的地带,它是世界上最高和最年轻的山系。

分区

可分为两个构造单元,即北喜马拉雅和南喜马拉雅造山带。

南带

南带构造上属于印度地台的北部大陆边缘,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沿中国、尼泊尔两国的国境线分布,同位素年龄1250百万年;从寒武系到始新统是一套未变质的浅海相地台型沉积,层序完整且很少间断,上古生界含有冰水成因的含砾板岩和冷水生物群。

北带

北带藏南低分水岭及其以北地区,中生代属陆坡至洋盆地带,以沉积巨厚的浊积岩、火山—硅质岩为特色;而上古生界往往以外来岩块的形式产出于中生代混杂堆积中;该带从南向北,依次由混杂堆积、蛇绿岩和日喀则弧前盆地三个带组成,其中蛇绿岩带内存在有标志高压变质作用的蓝片岩,它与以北的冈底斯高温变质带组成一个双变质带,指示晚中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向北的消减作用

甘塞尔分法

甘塞尔(Gansser,1964年)认为自雅鲁藏布缝合带向南可划分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高喜马拉雅(中带)、小喜马拉雅(南带)以及西瓦利克带(南缘前陆)等几个带;它们分别以藏南拆离系、喜马拉雅主中央断裂、喜马拉雅主边界断裂为界,依次向南掩覆,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逆冲—拆离推覆构造系统。日喀则前陆盆地内最新海相地层为始新世,这表明全区自渐新世起开始抬升。根据三趾马、高山栎等生物化石以及古喀斯特等遗迹分布高度对比,第四纪初期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程大约仅1000米;西瓦利克前陆盆地的磨拉石剖面详细记录了其后山体加速上升过程的历史。

形成机制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表层为一向南逆掩的叠瓦推覆构造系统;而在深部,地震资料证实印度次大陆也已俯冲于其下。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强烈缩短、抬升和地壳增厚,显然起因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先后已提出双壳俯冲模型、挤压缩短模型和挤出构造模型等多种不同模型来解释其形成机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