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

更新时间:2024-05-10 09:27

古驿道,也称驿道,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同时也是属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如著名的丝绸之路,古代的湖广驿道、杭徽驿道、青蒿驿道、梅关古驿道等。

基本解释

古代官方驿道云南驿在明朝和清朝时都是我国驿道系统中的重要咽喉要道,古代的驿道就是今天的国道,在古代又称为官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资并按统一国家标准修建的全国公路系统,云南驿现在保存的1.7公里长的青石板路,就是当时的官道,按一丈左右的标准建成,可以保证两匹马相向而行,通行无阻。古代驿道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也是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政治上控制的重要手段。而驿站是沿驿道设立的负责官方接待、信息传递,道路管理和军队供给的机构。驿道和驿站合称为驿传系统,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邮政电讯、政府招待所和兵站。驿是古代对行省区驿传设置的称呼。台、站则指在边疆地区的驿传设置。

作为清代驿传系统主体的驿站,在功能上与以往各代的驿站有所不同。在以前,驿站并不同时具备文报传递、官员接待、物资运输三项功能,清代的驿站则是集三项功能于一身。由于驿传系统在对全国统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历代都是由朝廷兵部直接进行管辖。

云南驿在古代是我国驿道系统中的重要咽喉之地,所以云南驿也是最早就有国道的地方。同时这条路又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而茶马古道是一条民间运输物资的重要商道,在古代,官道和商道在某些路段是重合在一起的,那时从昆明到大理就是驿道与茶马古道重合为一条路线。因此古代这里又是商业马帮来往和货物集散地。由于古代中央政府在此设立驿站,驿名为云南驿,所以后来驿站名就成为了当地地名。这里当时是昆明到大理驿道11站中的第8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驿站,它在清朝时是通往西藏、缅甸驿道的重要咽喉要地。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云南时曾经在此住过。后来当地人把这个驿站称为岑公祠,是因为清朝同治年间的云贵总督岑毓英到此指挥镇压滇西杜文秀领导的回族起义,驿站中有一幢楼专供他居住,故得此名。

至清末古代的驿传系统被现代的邮政体系所取代,驿站废除。

皮翼岭坑古驿道

进入皮翼岭坑,一条被称之为古驿道的山路就会呈现在游客面前。驿道宽约五尺,鹅卵石砌面,依弯就曲,系石匠们精心铺筑而成。

来历

这条古驿道究竟何人所筑?如果说是黄帝当年所筑,黄帝所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古驿道尚能保持如此坚实、完整,似乎不太可能。如果说是后人所筑,此后人又是何人呢?

据传,这位后人就是唐代清官李阳冰。李阳冰乃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从叔,他所处的时代,恰逢安史之乱,唐代已从兴盛走向衰落,特别是外藩入侵,藩邦割据的局面已经出现,这些情况,使李阳冰这位爱国的基层官吏感到忧心忡忡。李阳冰这个通晓历史,他对打败炎帝、擒杀 尤、统一神州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一向来十分崇敬,只要是有关记载黄帝史迹的书籍,他都要千方百计寻来阅读,凡是传说中黄帝到过的地方,他也都要想尽办法前去考察和瞻仰一番。一日,他在书房中翻阅藏书,偶然发现在晋代郭 为《山海经》作注时,引三国?魏,张氏《土地志》上所作的解释:“东阳永康县南四里有石城山,上有小石城,云黄帝曾游此。即三天子都也。”这引起了他的惊喜。因为此时(唐乾元二年,即公元758年)他已接到唐肃宗的任命,已被任命为缙云县令。

缙云曾经辖于永康,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级擢升永康为丽州,缙云才分置为丽州的属邑。李阳冰得知黄帝曾游永康石城山的史载后,在赴缙云就职前,就急急忙忙顺路先到永康石城山寻觅、瞻仰黄帝的遗迹、遗存。他到了石城山后,深深为石城山的帝王之气、壮丽的山河景色及众多的黄帝文化遗存所折服。但他在赞叹不已的同时,也观察到皮翼岭坑通过黄帝行宫的道路由于年代久远已被草木掩没,一些路段已经残缺不全。为了便于自己今后对黄帝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和考察,也为了便于今后老百姓上石城山祭祀黄帝。李阳冰当即决定筹款修筑一条从坑口至黄帝洞的驿道,并将驿道与永康去缙云、丽水的古道贯通。说干就干,李阳冰利用自己县令的身份,经与永康的地方官联系,动用缙云、永康两地的民力,在永康江采鹅卵石,整整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这条古驿道。

黄帝祠宇

后来,为了纪念黄帝,李阳冰又在缙云仙都黄帝升天处盖了一座黄帝祠,亲笔书写了“黄帝祠宇”四个大字,被后人镌刻在仙都鼎湖峰上,这四个字至今尚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