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惨案

更新时间:2024-07-24 19:45

卡廷惨案,又称“卡廷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杀”(波兰语:zbrodnia katyńska;俄语:Катынский расстрел),是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于1940年4月至5月间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

事件背景

卡廷惨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政治纷争的结果。苏联希望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无产阶级政府,而战前的波兰与苏联之间的敌意在不断加深。

在1920年苏波战争以波兰的胜利为结束后,苏联不得不放弃将革命推向西方,斯大林被批评其在波兰战线上的错误决定,苏维埃当局把西方邻国看作是主要的敌人。波兰在协约国的支持下继续向东扩张,导致红军在华沙战役中完败。

根据波兰和俄罗斯两国的国家档案机构共同出版的文献,苏波战争后约有18,000至20000名红军战俘在1919至1922年间死亡。同时,也有18,000至20000名波兰战俘在苏联战俘营死亡。

1939年9月,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条约后,斯大林向正在抵抗德国人的波兰发起进攻,他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永久摧毁波兰的独立地位。在入侵最开始的时候,苏联一如既往地隔离(或当场枪杀)那些他们认为是波兰领导集团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官员。

随着1943年波苏关系恶化,以及苏联在1944—1945年支配了波兰的领土,苏联成功把这个被征服的国家以共产主义傀儡政府的形式一直统治到80年代。在这段时期,任何要求获知卡廷事件真相的人均被看作是反苏联和反波兰人民共和国分子。这就是战后波兰一直被 “卡廷谎言”所驾驭的原因。

事件过程

卡廷惨案,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大屠杀”或“卡廷事件”,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共中央的批准下,于1940年春对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

1940年,约2.2万名波兰军人和公民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被集体杀害。

1943年4月13日,攻入苏联的纳粹德国宣布在卡廷森林发现大批波兰军人尸体,并称这场屠杀为苏联所为,苏联随即予以坚决否认。

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苏联和波兰两国一直就“卡廷”事件争论不休;直至1990年4月13日,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时,苏方才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部责任,称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

2010年4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公开俄方掌握的卡廷事件历史文件,这是俄罗斯首次向公众公开卡廷事件的相关材料。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占领波兰西部地区。9月17日,苏联从东部入侵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5万名波兰军队官兵。苏联随后将波兰官兵分别关押在一些新建的战俘营。其中的斯塔罗别利斯克、科泽利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3个战俘营,关押着包括9000名军官在内的共约1.5万名波兰战俘。苏联政府认为波兰战俘是一个大包袱:一方面,苏联在紧张的备战中为其要消耗宝贵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波兰战俘可能随时反抗苏军的监禁,遂决定先处理掉波兰战俘中的军官。除掉了军官,其余的士兵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

苏联有关方面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掉。1940年3月5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内务部长)贝利亚专门就对2万余名以波兰军官为主的战俘和犯人实施枪决一事写出报告上交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审批,随即获得批准。

1940年4月初,处决波兰战俘的行动正式开始。数百名被俘的波兰军官被从上述三个战俘营带上汽车,秘密运往行刑地卡廷森林。行刑人员站在波兰战俘身后,用手枪对着他们的后脑开枪。掩埋之后,苏方人员在上面铺上了厚厚一层土。不久,第二批战俘又被运到该地被同样处理。直至当年5月中旬,苏联方面在卡廷森林共处决波兰战俘4421人。他们被分别埋入8个大坑,上面铺满松树和白桦树的树枝,填土并在上边重新植树,彻底消灭痕迹。除卡廷森林外,苏联方面还在斯塔罗别利斯克战俘营枪决了3820人,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枪决了6311人,其他战俘营和监狱枪决了7305人。加上卡廷森林枪决的4421人,共计21857人,其中包括约1.5万名波兰官兵俘虏。

卡廷大屠杀具体发生在位于卡廷森林的科泽利斯克战俘营。在斯大林的命令下,除在卡廷森林外,同时发生的屠杀还有在斯塔洛柏斯克和奥斯塔什科夫战俘营的处决战俘行动以及发生在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处决政治犯行动,处决地点包括设于斯摩棱斯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总部、当地一个屠场,以及苏联各地的监狱。在这些屠杀之中,卡廷大屠杀规模最大。现代波兰针对卡廷大屠杀的调查覆盖上述所有的屠杀。

1941年,德军占领卡廷森林。

1943年,纳粹德国揭发在卡廷森林发现集体墓地。德国的揭发导致使苏联与设于伦敦波兰流亡政府断绝外交关系。苏联一直否认卡廷大屠杀,直到1990年才承认内务人民委员部实施并隐瞒了卡廷大屠杀。俄罗斯检察总长的一项调查证实苏联需要为卡廷大屠杀负责,但是并未按波兰政府的意愿将其承认为战争罪行或种族屠杀,因而无须对尚健在的屠杀参与者进行起诉并定罪。

此次屠杀起源于拉夫连季·贝利亚的关于处决所有波兰军队成员的提议;正式文档于1940年3月5日由苏共中央政治局(包括斯大林和贝利亚)全体签署批准。

遇害人数估计约为22,000,最常见的数字为21,768。屠杀在卡廷森林等地进行。受害者中约8,000人是1939年苏联入侵波兰时的战俘,其余则是被指控为“情报人员、宪兵、破坏者、地主、工厂主、牧师及官员”而遭逮捕的平民。

1943年4月13日,攻入苏联境内的纳粹德国军方宣布,在德军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地区发现被苏联军方屠杀的波兰军人万人坑。4月15日,苏联发表公报,对此予以断然否认,宣称这些波兰战俘在德军入侵苏联之后落入德军手中,是被德军所杀害的。此后,苏联和德国均组织调查团前往卡廷进行实地调查,但都没有取得明确的结果。战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审讯纳粹德国战犯时也回避对卡廷事件的明确表态,从而使之成为一桩未了的迷案。

后世纪念

直到如今,卡廷事件还是波俄两国最为敏感的那根神经。

2007年,波兰众议院决定将每年4月13日定为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日,并出资将斯摩棱斯克郊区的那片森林建为“卡廷纪念地”,还修建了一个别致的大门。沿着大门走进去,有一块巨石,上面用俄语写着:这里不但葬有波兰军人,还有那些不愿意杀害波兰战俘的俄罗斯军人;他们被自己的同胞杀死,也被埋葬在这里。

一些纪念卡廷惨案的雕塑在世界各地被建立起来。在英国,一项为卡廷修建主要纪念碑的计划遭到英国政府的反对。1976年9月,一个简单写有“卡廷 1940”字样的纪念碑出现在西伦敦的冈纳斯伯里公墓,但随后被地方议会反对并拆除。

不久后,英国的斯塔福德郡的坎诺克蔡斯又出现了一座墓碑,建造者斯蒂芬·斯坦泽维奇的父亲曾是波兰最高法院法官,在卡廷事件中被害。墓碑上面小石头的牌匾上写着:“纪念1940年卡廷森林里被屠杀的14,000名波兰军人和官员”。旁边摆着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华沙和卡廷森林的泥土。

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国家卡廷屠杀纪念”组织修建了一座金色的纪念雕塑。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波兰裔美国人在圣艾伯塔斯罗马天主教教堂建立了一个十字型的白色石头小型纪念碑。新泽西州泽西市也有纪念卡廷屠杀的雕塑。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的波兰社区建造了大型金属雕塑来纪念卡廷惨案中的被害者。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纪念碑除了纪念卡廷惨案之外,还纪念了支援华沙起义的空投补给任务中的南非和波兰飞行员。

乌克兰哈尔科夫北方14公里外的皮亚季哈特卡建立了一座复合纪念碑来纪念卡廷惨案中被杀害的4300名军官。这里曾是前苏联内务部机关的一角,尸体发掘后被重新埋葬在布满牌子的小路下,牌子上写着被害者的名字和出生地。铁制的纪念碑因生锈而变成红色,唤醒了人们对血案的回忆。

此后,波兰方面和国际社会针对苏联政府的说法多次提出怀疑并展开激烈争论,但苏联政府始终坚持既定的立场。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苏联和波兰组成由由历史学家参加的联合委员会,对涉及此次事件的大量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期间,苏方向他通报了二战初期波兰军官在苏联集中营里的死亡情况,并移交了有关的档案资料。此举了结了一桩争执长达半个世纪的国际公案。

1992年10月14日,叶利钦总统的特使皮霍瓦到达华沙,向波方移交了有关卡廷事件的20份绝密档案,其中最重要的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1940年3月5日关于枪决1.47万名波兰军官和在狱中关押的1.1万名波兰公民的决定。波方立即将其中几个重要文件公之于众。至此,两万多名波兰人被屠杀的悲剧、波苏(波俄)关系史上历时半个世纪的最大悬案——卡廷森林惨案,其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2010年2月4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邀请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前往卡廷公墓参加4月的纪念仪式。2010年4月7日,普京和应邀来访的图斯克共同参加了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两国首次在此公墓举行联合纪念活动。普京谴责苏联为掩盖卡廷森林大屠杀事件而撒谎:“这样的罪行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一个谎言被讲了数十年,但我们不能为此指责俄罗斯人民。”他还呼吁俄罗斯和波兰两国实现和解。图斯克称:“双方在和解的道路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真相能动员两国人民寻找和解之路。我们是否能够将谎言转换成和解?我们必须相信,我们能够作到这一点。”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在赴斯摩棱斯克参加纪念卡廷惨案70周年的途中,其乘坐的飞机在俄罗斯坠毁,包括总统在内的97人遇难。斯摩棱斯克州官员称,机上所载97人全部遇难,现场没有幸存者,遇难者包括总统及其夫人,军队参谋长、副外长克莱默尔(Andrzej Kremer)等人。

2010年11月26日,俄罗斯议会下院批准发表一项声明,承认卡廷大屠杀是由斯大林亲自下令的。

2015年4月3日,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仪式,纪念“卡廷事件”75周年。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总理科帕奇、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谢莫尼亚克、波兰各军兵种代表、卡廷事件遇难军人家属、退伍老兵以及华沙市民等参加了当天在无名烈士墓前举行的活动。科莫罗夫斯基在仪式上发表讲话说,卡廷惨案75周年之际,我们聚在无名烈士墓前纪念当年惨遭杀害的波兰民族精英。他强调,二十世纪没有第二个类似卡廷事件这样的惨案。斯大林犯罪分子无法将卡廷大屠杀的受害者从波兰民族的记忆中抹去。

档案解密

详细记录卡廷事件的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尘封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在1992年10月14日揭开了层层面纱。于是,关于1940年春苏联内务部在波兰卡廷森林杀害波兰被俘军人,并将罪名安到纳粹德国头上的全部真相被披露出来,引起波兰上下的极大震动。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是关于卡廷事件的专卷。它开始存放在苏共中央总务部第六处,后来转归苏共中央政治局档案馆,1990年夏转归苏联总统档案馆,存放在克里姆林宫。1991年12月24日由俄罗斯总统接管。

当时,关于密封的档案袋内究竟装了什么文件,除了苏联领导层中几位核心人物外,谁都不知道。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非经特别批准也无权拆阅。在大部分档案袋上甚至标有“永不开启”的禁令。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他在1991年12月23日阅读过密档第一卷,是在移交总统权力时同叶利钦一道阅读的。

戈尔巴乔夫讲述了这前前后后的情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得知戈尔巴乔夫即将向叶利钦交权后,对密档第一卷的命运感到担忧。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事先应当了解密档的内容,因此,总统办公室主任向戈尔巴乔夫报告了情况,并将密档第一卷摆在总统办公桌上。数小时后,戈尔巴乔夫会见了叶利钦。当时,协助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也在场。

在开启封印看了文件之后,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我们无权向波兰隐瞒事实,我们三个人当即认为,不论后果如何,也应向波兰方面通报”、“我对叶利钦说:‘鲍里斯,现在该由你做这件事了’”。

其实,在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已经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但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

一年半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权,特地移交了这卷密档。又过了10个月,叶利钦决定将这卷密档的副本转交波方。叶利钦的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鲁道尔夫·皮霍亚前往华沙,完成了这一使命。在1992年10月14日举行的转交仪式上,波兰总统瓦文萨手接密档,语音嘶哑地说,他“感到全身颤抖”。

至此,苏联当权者坚持半个世纪的弥天大谎被戳穿。原来,枪杀成千上万名波军战俘的人,不是苏联一口咬定的纳粹德国,而是苏联自己。

密档第一卷内共有三份文件。第一份是斯大林等人签署的1940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的决定。

第二份是19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报告。 贝利亚的报告详细说明了自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后,被苏联关押在三个大战俘营以及其他营地和监狱中的波军被俘军官及其他人员的人数、军阶、职业和政治态度。报告说他们是苏维埃“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建议按“特别程序”审理,处以极刑——枪决。据此,联共(布)政治局当日通过决定,授权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报告中所列25700人执行枪决。

第三份文件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头目谢列平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报告核实“卡廷惨案”中被枪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报告强调档案馆继续保留这些人的人事档案对苏联和对“波兰朋友”已无必要和价值,而且“一旦泄密,必将危害国家”,因此建议全部销毁。这份文件无可争辩地表明,苏联领导人坚持将错就错,继续歪曲和隐瞒真相。

2024年4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解密档案,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斯摩棱斯克地区管理局解密了有关纳粹在卫国战争期间在该地区犯下的罪行的档案文件,其中包括有关处决波兰人以及德国特工部门伪造“卡廷事件”的材料。并称纳粹德国情报部门不仅捏造了所谓苏联参与1940年大规模处决波兰士兵和军官的“卡廷事件”,还开展了一场信息宣传战。

相关作品

小说

卡廷惨案在很多文艺作品中成为了主要元素,比如在W.E.B.格里芬《战争兄弟情》系列小说中的《中尉们》,还有罗伯特·哈里斯的小说《英格玛》及同名电影。波兰诗人亚采克·卡奇马尔斯基为卡廷事件创作了一首吟唱诗歌。

南斯拉夫导演杜尚·马卡维耶夫在他1974年涉及性和政治的惊世骇俗的作品《甜蜜电影》中,使用了纳粹德国在卡廷森林记录的挖掘尸骨画面。

音乐

波兰作曲家安德热·帕努夫尼克在1967年创作了名为《卡廷墓志铭》的管弦乐来纪念卡廷惨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