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更新时间:2024-09-15 00:42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基本解释

◎ 养生 yǎngshēng

[preserve one's health;keep in good health] 保养身体

养生之道

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1、保养生命;维持生计。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

韩愈与李翱书》:“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刼,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夫鸟兽杂处,角力以养生。”

2、摄养身心使长寿。

庄子·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陆游 《斋居纪事》:“食罢,行五十七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同年储梅夫宗丞,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

3、畜养生物。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赵阅道为人清素,好养生,知成都 ,独与一道人及大龟偕行。”

4、谓驻扎在物产丰富、便于生活之处。

孙子·行军》:“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张预 注:“养生,谓就善水草放牧也;处实,谓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

史记·日者列传》:“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养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满之患。”

6、指奉养父母。

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焦循 正义:“孝子事亲致养,未足以为大事,送终加礼,则为能奉大事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送死养生,立后继绝。”

7、指养“生生之气”。

养生又指养“生生之气”。《黄帝内经》提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阳气运行状态分别有着“生、长、收、藏”的特点,所以春天要懂得养“生”气,夏天要懂得养“长”气,秋天要懂得养“收”气,冬天要懂得养“藏”气。

发展经历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 、巩固。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哲学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 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概念。

道家文化

2.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 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道家的 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 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

儒家文化

3.儒家文化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

经典:《大学》、《中庸》、《孟子》、《十三经注》、《正蒙》、《儒藏》、出土儒家简帛

儒家功法以心性修养为主要对象,其全体大用,均以心性为本。下手在此,了手补在此。佛家以“明心见性”为工夫,为头脑,道家以“炼心炼性 ”为工夫,为头脑,儒家以“存心养性”为工夫,为头脑。《大学》提“正心诚意”,《中庸》提“率性尽性”,孟子除提 “存心养性”外,又提“尽心”。然此数者,以单提“存心养性”四字较为浅明,最切易入。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养性”者,养其本性也,亦即养其天心天性也。人与天俱来之本来心性,无不纯乎至善。故只须存养之勿失,勿为境地与乎物欲意念所转,便自可入于圣地而与天合。故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为尽心之本,养性为尽性之本。《中庸》除开宗明义标提“天命之谓之性,率性之谓道”外,其言以至诚尽性时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尽性工夫,扩而充之,即可与天地参。这全是一套最简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养性,不但为尽心尽性之本,且亦为炼心炼性与明心见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炼心炼性,固须从存养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见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养之何以得见。且也,明之之后,犹须存之;见之之后,犹须养之,久而弥光。不然,修证工夫,于证得明见之后,固可立地成佛,然于明见之后,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养,即于成圣成道成佛以后,仍不可有一时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动。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尔败之。故必须守而勿失,死而后已方可。历来儒家中人,好剽袭佛家明心见性之旨以为用,庶不知儒门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为方便说教也。举心即性见,举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与命与心与性与理与道,要皆是一体。亦可以说,皆统于道。分于道而具异名,名异而体同也。言理如是论工夫则尤然。由静极定笃中,自家心上,自可证到。大程子曾云:“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又云:“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与天道,非自得之则不知;故曰:‘不可得而闻。’”盖只能默而识之,契而会之也。又程子论及心性时亦云:“自理言之谓之天,自凛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又云:“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一也。圣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静、性即理”说。其实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统归之于一道;即天下万事万物,均无不可打成一片,而统之以道。故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曰:“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故修圣,以修道为第一。

夫修圣人之道,贵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为人之主宰,亦为宇宙天地万物之主宰。故象山与阳明继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说之后,力倡“ 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门“天地万物人一体”,与明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与“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等心佛一体、佛与众生一体之说,实深为高远矣。惟欲真能达到宇宙与吾心一体及天地万物一体之无上境界,不能说以会得此理、说得此理即能达到,须从心地上性地上切实作工夫,脚跟确实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与物冥、理与事冥、性与道冥、道与天冥”之神圣境界,浑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无内外,无将迎,无物人,无动静;此则已至由太极而无极境界矣(按:非由无极而太极境界)。

思想原则

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 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中医养生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恒动观

中国哲学亦有“主静”说。老子说:“清静为天下之正”,“不俗以静”;明蔡清说:“天地之所以长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静的,禅宗的坐禅,道家气功都 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中国养生学也受此影响,发展成养生、修身理论,吸收了道家气功为医疗气功。

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另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的相对的,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是养生保健之大旨。

辩证观

中医养生理论突出辩证施治。辨别各种症象,分析致病原因、性质和发展趋势,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疾病 性质,全面制定治疗原则,整体地施行治疗方法,叫辩证施治。在练功时,根据不同年龄、体质、季节及所患 病的性质来选择有关锻炼项目,采取适当的锻炼方法,以提高练功的效果。

类型

运动养生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健身气功功法建设,对传统气功功法进行挖掘、整理,并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先后编创推出了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大舞等系列功法,深受境内外民众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在助力疫情防控上成为居家健身的重要选择。

轻养生

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这届年轻人开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养生,养生模式也趋于简单方便,“轻养生”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

重要贡献

养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中国人的健康长寿作出了不朽贡献。中国从夏商至秦汉,历唐宋元明清,“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之重生思想深植人心;“君王众庶,尽欲全形”之长寿追求渗透血脉;“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之摄生行为贯穿始终。

流派研究

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点上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生命科学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双向互动、奇物交叉的产物,带有鲜明宗教神学特征。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朵奇葩,之所以会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生极为密切的联系,有其历史和逻辑必然性。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导论》是中医养生学专业学生入门课程、必修课程。通过考核,一方面,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形成性评价方式等提供依据。

壮医养生学

壮医养生学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壮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全面地总结了壮医养生的各种技法,是第一部壮医养生专著。通过壮医养生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骆越养生文化的精华,掌握壮族民间养生的方法,学习壮医基本的养生知识、提升养生技能、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能力。为今后研究开发壮药新药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壮医养生特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