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更新时间:2021-11-30 23:16

兵家, 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传说最早的兵家应龙和风后。亦指研究军事学派;古代另指拥兵一方的豪强军将,亦为部曲私兵之称等。出于《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和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三辅遭 王莽 、 更始 之乱,又遇 赤眉 、 延岑 之弊,兵家纵横,百姓涂炭。”等。

基本解释

1. [thinker of ancient China specializing in the art of war]∶古时研究军事问题的学派。

2. [military commander]∶指军事家或用兵的人。

胜败兵家常事。

兵家必争之地。

引证解释

1. 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亦指研究军事的学派。

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后汉书·朱儁传》:“临军易将,兵家所忌。”《新唐书·王翃传》:“ 王翃 字 宏肱 , 并州 晋阳 人。少治兵家。”《明熹宗实录·卷三十六》:“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言:因求臣免死加衔牌票,臣念辽阳以纳降陷城,广宁以判官诱败,兴祚之言未可凭信。又思因间用间,实兵家妙用。”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筹·论胜败形势》:“且逆夷之来,事事皆犯兵家之忌:我众彼寡,我逸彼劳,我饱彼饥,我愤彼骄。”

2. 古代指拥兵一方的豪强或军将,亦为部曲私兵之称。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三辅遭 王莽 、 更始 之乱,又遇 赤眉 、 延岑 之弊,兵家纵横,百姓涂炭。”《三国志·魏志·梁习传》:“时承 高干 荒乱之馀,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棊跱。”《三国志·魏志·卫觊传》:“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彊。” 吴晗 《灯下集·谈曹操》:“部曲战时从征,平时的给养得自己想办法,不归郡县管辖,称为兵家。”

3. 魏 晋 时兵士出身称“兵家”。

《晋书·王尼传》:“ 王尼 字 孝孙 , 城阳 人也,或云 河内 人。本兵家子,寓居 洛阳 ,卓荦不羁。初为护军府军士……护军大惊,即与 尼 长假,因免为兵。”参阅 周一良 《札记》。

相关记载

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该书紧接着就论述了兵家的地位作用,说:“《洪范》八政,八曰师。孔子曰为国者‘足食足兵’,‘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明兵之重也。《易》曰:‘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用上矣。”可见兵家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军事部门、职务,也包括人员、学派,后世的运用也比较灵活,如《后汉书・朱_传》:“临军易将,兵家所忌。”《新唐书・王_传》:“王_,字宏肱少治兵家。”清林福祥《平海心筹・论胜败形势》:“且逆夷之来,事事皆犯兵家之忌:我众彼寡,我逸彼劳,我饱彼饥,我愤彼骄。”因此,使用和理解都须随文而异。兵家还是古代兵书和军事学派的通称。《汉书・艺文志》第一次将兵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等四种。共收录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