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平胃散

更新时间:2022-08-24 20:53

八味平胃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主治饮食伤于胃脘,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或膈间常如酸折。症见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亦有膈间常如酸折。

组成

厚朴(去皮,姜炒)、升麻、射干(米泔浸) 、茯苓各一两半,大黄(蒸)、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各一两,芍药半两。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热服。

主治

饮食伤于胃脘,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或膈间常如酸折。

运用

本方以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亦有膈间常如酸折为诊断要点。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厚朴去皮,姜炒、升麻、射干米泔浸、茯苓各一两半,大黄蒸、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各一两,芍药半两。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热服。”

方论选录

1、《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吞酸者,宿食所为,故曰中脘有饮。噌有宿食则酸。噫气吞酸,暖宿腐气,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者;亦有膈间常如酸折。皆饮食伤,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麦蘖各半钱,或八味平胃散。”

2、《素问·至真要大论》:“吐酸,证名,指吐出酸水之症。多因宿食、湿痰、热郁、停饮等所致。常兼见气闷饱胀,嗳气腐臭等。治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术丸、八味平胃散、干姜丸等方;若从热化,则栀连二陈汤、咽醋丸。有因肝郁犯胃,湿郁化热所致者,症见两胁刺痛,口苦咽干,心烦吐酸,脉弦数。治宜泄肝清火。用逍遥散合左金丸,或柴葛平胃伞,有因脾胃虚寒所致者,症见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苔白,脉弦细。治宜温养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温胃饮等方。参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吞酸等条。本证可见于慢性肥厚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症等疾患。”

3、《私案》:“治诸泄泻,百不失一。肉豆蔻五两,面炮,缩砂二两,炒丁香一两,去花同炒,上细末。每服五钱匕或六七钱,以米饮或粟饮服,空心食前,日三四服,仅二三服,必有验。若利止则可服嘉禾散、六味、八味平胃散;若微利不止,则嘉禾散、平胃散一服,各加肉豆蔻二三钱,可服之,徐得平愈也。贵贱老幼,大人小儿皆可用之。又方(口传):肉豆蔻五个,丁子廿粒。上肉豆蔻每颗以锥作两三穴,每穴串塞丁香,以面裹,炮去面,共丁香切抹,分作二服,以白粥顿服之,一剂不止则可至二三剂,必得安全。若渴饮即五苓散加肉豆蔻,入竹叶、灯心煎,可服。”

4、《要诀》:“噫气吞酸,嗳宿腐气,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者,亦有膈间常如酸折(折当作蜇,蜇,螫也),皆饮食伤中脘所致(文有讹脱),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麦蘖各半钱,或八味平胃散。(按:八味平胃散,据《类方》系(《三因》厚朴、升麻、射干、茯苓、大黄,积壳,甘草、芍药水煎者,似不与证协,恐是别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